铁路完全连接在一起。
这条铁路的重要意义不需要多说,所有人都看到铁路给整个东南带来的巨大影响,铁路公债依然是收益最稳定的债券,没有人怀疑铁路的盈利能力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不过对于各地建设铁路的需求,铁路司的态度颇为保守。
汤显祖半年前就开始在全国各地跑,他是刚刚从河南回来,经过在全国的论证考察,汤显祖否决了大部分省的铁路建设计划。
汤显祖明确提出,如今在丘陵和山区建造铁路的技术是不成熟的,强行在这些地方建设完全是得不偿失,建设成本过高,而且山区也未必能够通过铁路获得收益。
所以汤显祖认为,目前优先级最高的还是平原地区。
铁路司的内部认为优先级最高的铁路项目,自然就是“两京铁路”了。
也就是从京师到南京的铁路,这可以将一南一北两大政治中心连接起来,解决日益淤塞的京杭大运河漕运,加强帝国两大中心的联系。
不过这个计划在明廷彻底溃败之前还是没希望实行的,所以汤显祖退而求其次,提出了修建徐洛铁路的计划。
通过徐州和洛阳之间的铁路,修建一条从徐州前往河南的铁路。
这当然只是汤显祖野心勃勃计划的第一步,在他的计划中河南将会整个中原铁路运输的中心枢纽地区,未来东西南北的铁路网都会在河南交汇。
第663章 海参崴
制宪会议的召开如火如荼,但是整个大都督府灯火通明,参谋部的参谋们日夜加班加点,所有人都知道对明廷的最后一击的时候到了。
能够参与这场埋葬前王朝的灭国之战,所有参谋部的人员都清楚,这将是他们在新朝代最大的一笔功绩了。
整个东南的兵力,也在各地急速行军,他们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抵达指定地点,来参与这场最后的决战。
不仅仅是陆军部和海军部,户部、工部等部门也开始全力运转起来,各种物资被投放到各地,留给大军使用,而更多的火炮和火枪被运送到了前线。
苏泽给参谋部的命令是,制定一项为期三到六个月的最终决战,彻底击败明廷的残余势力,完成大一统!
与此同时,关外。
李如彘带领残部,好不容易突破了李舜臣在沈阳和建州之间设下的防线,带领上千残部逃到了更北方。
李舜臣在封锁北方的时候,发动了海西女真捕猎他们这些建州女真,李如彘的几万女真精锐旗兵在突围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被捕杀或者俘虏的大半。
建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