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轻大小伙子,却不淡定了,不高兴地喊:“你们到底谁办事,怎么来这么多人?窗口总共就这么大地方,让你们挡得一点光都没有了,留下办事人,其他的都让开这里。”
这几个是安保公司和武馆的员工,是张臣师兄专门给林仙鹤配的“保镖”,带着大几十万的现金外出,多危险啊!
虽然林仙鹤觉得,要是真有不开眼的人过来抢劫,她跟燕生师兄完全可以对付得了,但也没辜负张臣的一番好意。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张臣师兄比她这个正主更紧张,他今天有武馆的课程,没法调班,不然的话,非得自己到场才能安心。
不过,他趁着工作的间隙打了电话过来问情况,得知手续都已经办好了,一个星期以后再来房管局拿新的房本就好了。
张臣:“人家给你凭证了吗,别到时候来了,人家不认账。”
林仙鹤默默将手机递给刘燕生。
刘燕生接过来,那头的张臣絮絮叨叨,他直接给挂断了,笑着跟林仙鹤说:“整天操这没用的心。”
“可不!有句成语叫什么来着,起,起……”
“杞人忧天。”
“对,对!”林仙鹤想了半天想不起来,憋得难受。
刘燕生是他们这批师兄弟姐妹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从小在少年宫里学武术,初中考上了本市的体校,继续学习武术,不过毕业时,没被专业的体育运动机构挑走,靠着体育特长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学体育教育专业。
两年的中专毕业,他年纪也不大,不甘心一辈子当个老师,觉得自己还是最热爱武术的,于是四处打听,想拜个名师,就拜到了高江流名下。
刘燕生跟其他的师兄弟们有所不同,其他的孩子,包括张臣、梁迎春,家里头都是农村的,都穷得揭不开锅,高江流收他们,是想着能给孩子一条出路,学了武术,算是学一门手艺,能自己赚饭吃。
林仙鹤也是如此。她从武校辍学,去师父家时,是1991,她14岁那年,那时候林家富包火车皮赚了些钱,已经跟第二任妻子康清结婚,并借助者康清的人脉,四处借钱,准备包煤矿。这些远在外省的林仙鹤自然不知道,只是家里给寄过来的钱多了些,她也没往家里头有可能发财了那方面想。
晋省山区的农村家庭出身、单亲、父亲是矿工……听到高江流耳中,觉得她比其他孩子的还不如,出于同样的,想让孩子有个出路的目的,收下了林仙鹤。
而刘燕生,首都来的双职工家庭,不说多富裕,但起码衣食无忧,人家学武术,不是为温饱,就是为了个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