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前三名且只看成绩,阳语儿是一等,许程仁第二。而蒋秋收那个年级, 他是第一。
今天两人打电话过来是告知梨花到时候发奖学金了钱都会寄过来给秧苗当学费和生活费,毕竟以后秧苗要在乡下读书,需要用钱的地方不能省。
梨花回去后和爸妈说了这个好消息,前屋的苏家听到了,也过来贺喜。
以往大家合伙买猪头,今年梨花读书和许老爹治病的事费了很多钱,大家都节省着过日子,也没买猪头了,随便买了点猪rou凑合。
苏家不同,今年彬小子他叔叔给送了半边猪头过来,苏老娘把猪舌头和脸颊rou送了过来给秧苗抓着吃。
“苏奶奶,我可以分给小伙伴吗?”秧苗吃不了太多这种腌制的rou,太咸了。
“可以,去吧,要是有谁吃不够的,让她来奶奶家拿。”苏老娘托了小叔子的福,越过越好了。
“彬小子今天怎么一大早就出去了?”许老娘和苏老娘闲聊。
“我那亲家母大过年的也孤单,我这不就和儿媳妇说了让她和彬小子去她娘家过年,反正现在有车,方便得很,今天去后天回。”苏老娘乐得轻松。今年去那边,明年过来在这边,互相体谅些。
“婶,我这次奖学金能有不少,等开春上学了钱发下来,我到时候再还您一部分。”梨花笑道。
这几年大家资助的钱许老娘和许老爹都记在本子上,没钱也就罢了,有点钱还是还上了心里舒坦些。
“你别这么别别扭扭的,”苏老娘训她,“你呀,现在是城里上学的大学生了,目光放长远点,别天天就是还钱欠钱的,这思想上还是没进步。你先把自己给提升好,等你发达有前途了,再帮帮咱村里帮帮咱们公社,让公社里这些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是不是这个理?”
梨花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压力更重了,但是这些压力也转变成了动力,她一定得努力出人头地。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80年夏,隔壁村小学开学了。
公社里有好几个小学,基本上好几个村的孩子共上同一个小学,秧苗村里的孩子和杨大虎村以及其他两个村里的孩子就上同一所学校。
开学那一天,村里的干部们纷纷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去敲门,要是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