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这辈子就没教过这么聪明的学生,不管教什么,都是一遍过。关键是,这学生还特踏实,半点傲气都没有,这么多学生里头,就他最认真,甭管这东西自己重复了几遍,人就跟头一回听似的,专注得不得了。
陈秀才都怀疑,自己就算把这孩子扔到喧嚣的集市上,这娃都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自己讲课。
天分高还勤奋踏实,哪怕沈钰这还是第一天上学,陈秀才都能断定,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有了这么个浑身都是闪光点的学生,陈秀才看着屋里其他想方设法躲懒的蠢蛋们,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平日里还没察觉出来,这帮皮猴子怎么就这么不开窍!
没天分还想着偷懒,这么不上进的家伙就该多写几张大字!
于是,沈钰头一天上学,就差点逼死同窗,成功地让他们的作业翻了一番。
下午回家时,沈瑾看着沈钰的眼神里都是怨念。沈钰都怀疑,自己要不是他族弟,他能趁着周围没人对自己下回黑手。
这年头的读书人本来就少,寻常人家供个读书人压力太大。天分好的二十多岁中秀才,家里也要供十几年年。像陈秀才那样快四十岁才中秀才的,家底都掏空了,就剩那座敞亮气派的院子。
中了秀才说着好听,实际上也就免了他自个儿的徭役,见官不跪罢了。真金白银的好处,其实比庄稼人种地多多少。就是日子过得轻省些,平日里教学生,给人润笔写书信啥的,加上家里的田地,在乡下算是比较富裕。
然而想想他以前往念书上里砸的银子,谁不心疼呢?
是以陈秀才这个私塾,送孩子过来念书的,都是想着孩子能认几个字儿,会算点账,识字算数都会了,日后去镇上的酒楼铺面里当个账房先生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真正坚持下去的,想走科举道路的,基本没有。
没办法,希望太渺茫。方圆十里数得着的村落,近百年来考中秀才就陈秀才一个,这成功率,简直让人绝望。
陈秀才虽然办了好几年私塾,但里头最大的学生也不到十岁。过了十岁身量长开懂事了,就该帮着家里干活去,哪还有功夫念书?
被这帮小屁孩这么一对比,沈钰这小小的身姿不得格外挺拔?
钱翠花还担心自家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