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为英格兰土地上一朵蓬勃绽放的玫瑰。
本文作者基于真实历史,以舒缓的笔调描绘了十九世纪初期处于时代变革下的英格兰的日常生活。文章以凯瑟琳的事业与爱情为主线,辅以班纳特家其他四姐妹的成长历程,同时插入英格兰乡村风光、社会人情与文化生活,节奏轻快明朗,描写细腻,人物性格分明,情节新颖不落俗套。班纳特家五姐妹相处日常也活泼有趣,男女主人公感情更是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第1章
故事的开始是个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的日子。
朗博恩九月的天空雾蒙蒙阴沉沉,就像上帝不小心刷错了颜料色彩。
凯瑟琳坐在一张铺着白色绣花棉麻桌布的桌子前,将这句话写入了给远方那位不知名笔友的信笺中,又顺手在这句后加了一句私人感情表达,“感谢上帝今天没有把这种颜色刷到我mama的心情上。”
但当凯瑟琳写完最后一个字母,她就发现这句话是一个谬误。
班纳特太太已经在楼下高声嚷嚷了起来:“班纳特先生,你怎么能这样糟蹋自己的孩子?你就喜欢气我,压根儿不体谅我那脆弱的神经。”①
因为班纳特太太这句怒气冲冲的话,可怜的凯瑟琳吓得在她的信纸上画出了一道长长的墨痕。班纳特太太的声音仍在传来,凯瑟琳听得模模糊糊,大约是叫班内特先生去拜访一位宾利先生,但是班纳特先生并不情愿。
凯瑟琳没闲情逸致去想宾利先生是什么人。她头疼地放下羽毛笔,认真考虑自己有没有重新写一封信的必要。
这个年代的纸张可是奢侈品,作为一个乡绅五个女儿中非长非幼,还不是最讨父母喜欢的那个孩子,凯瑟琳可没有那么多零用钱购买纸张。
尤其是她还有个热衷于和她交流沟通一切想法的写信对象,每个月总是寄好几封信过来——而且这些信件还总得经过重重波折,先被寄到伦敦,再由伦敦的舅妈给她寄过来。
然而这对凯瑟琳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麻烦,因为她的写信对象是位先生。在这个时代,适婚的年轻男女通信是存在婚约的证明。为了那看不见的名声想想,她和对方的信件需得由一位中介人转达——虽然这无异于自欺欺人。②
凯瑟琳的舅妈也不可避免地对此委婉表示过担忧,为了消解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