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父的救命之恩,这些年没少帮衬甄家。
甄珍穿来得晚,没经历甄家刚出事那些天的兵荒马乱,原主得了消息从外地赶回来之前,宝库是邻居们照顾的,父母后事是王叔帮忙处理的。原主回来之后,跟车主还有交通队的交涉也是王叔带着原主去跑的,家里现金这次都拿去进鱼,凡是出钱的地方都是王叔拿的。
处理完甄家的事情,王叔两口子动身去了沪市,准备系统学习下证券买卖,估计年底才能回来。甄珍讲礼数,如果王叔在家肯定第一时间去拜访,颠了颠怀里的小胖墩,这些恩情她还有宝库都不会忘记,留待以后慢慢还。
人情难还,钱有数,虽然王叔不会催账,但有能力还,还是要早点还清。
怎么挣钱?致美斋网罗天下美味,她作为父亲的独女,自会走路开始就围着后厨转,看家的厨艺在那,要她接着卖鱼相当于用牛刀杀猪,还是接着做老本行,开饭店。
开饭店需要本钱。王叔原本要再塞钱,已经欠了人家那么多,原主要脸,坚决地推拒了。
原主大舅和小姨得知家里出事,人没回来,各汇了五百块钱,也打过电话邀请原主过去散散心,并没有收留的意思。人离得远,多年不走动,又各自有家庭,对外甥女又能有多少感情?何况还有个小拖油瓶在。
甄珍不是原主,当然不会怪人家亲情淡薄,五百块钱也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感谢他们汇了救济钱。她现在手里就只有这两笔汇款,办后事花了一些,还剩八百,想要支起个饭店远远不够。
甄珍把主意打到家里海鲜批发市场的档口上。
批发市场做早市生意,这会已经过了最忙的时间段,找人方便。给宝库套了件外套,牵着小家伙出了门。
甄家所在的杏花巷是个长约三十米,南北走向的胡同,路面不宽,只够走一辆车,临街除了寥寥几家店面之外,还挤进了间不大不小的社区诊所跟街道派出所。
跟青灰色调的老北平胡同不同,入了秋,杏花巷的水泥建筑连同还在树杈上要掉不掉的杨树叶子都泛着铁锈色,这是属于工业城市的色调。
对面正在往屋里扛面粉的老朴见甄珍姐弟终于走出家门,四方脸上的小眼睛都笑没了,“甄珍上街啊?”(注)
朴叔跟朴婶来自城西北朝鲜族聚居的自然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