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咸一淡,小甄你太会了。”
老宋真心服气,“小甄,这道费工夫的菜卖出大份炖鱼的价一点都不贵,行行出状元,你这手厨艺就是天生当厨师的料。”
甄珍性格用后世的词形容,有点小腹黑,微笑回应老所长的夸奖,“我喜欢瞎捉摸,这是我学的一道杭帮菜,既然您说好,我就把这道菜正式定为特色菜。”巧妙地捧了老所长一句,听得正主乐呵呵。
甄大厨别看嘴上谦虚,内心活动却十分丰富。卖得贵不是这道菜多复杂,材料用的常见的淡水鱼翘嘴白,也便宜得很,也就是这个季节在北方寻找九层塔费了点功夫,拜塑料大棚和爱尝鲜的扣大棚的人所赐,还真叫她寻到了。
特色菜特色在小咕嘟身上,小家伙弄出来的银鱼全被她小火焙干,捻成细末当味精使。有了银鱼牌味精的加持,虽然只是一点点,但鱼rou鲜度却翻倍提升。
这么做她不是没自嘲过,她家四代御厨,轮到她这一辈竟然靠作弊提升菜品味道。不是她厨艺不过关,烹饪一道,食材高过技巧。
她在这个时代待得越久,了解得也越深,现代有冰箱、彩电、洗衣机,工业水平是过去没法比的,但代价不是没有,食材的品质跟以前比起来差了好多。
尤其是淡水鱼这块,省城早年发展重工业,环境受到影响,城里连同近郊的水质连一般都称不上,鱼rou的品质自然不过关,即便她有巧手把鱼做出花来,味道以甄家最高标准衡量,差了两成。所以小猫鱼rou的妙用,就用在了这里。
味道好,吃了还能让你高兴,价格自然要往上抬,光凭特色菜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至于能让人高兴到什么程度,量少,效果估计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冥冥之中她有点体悟,觉得小猫的到来可以给这个因为工人大批下岗分流而气氛低迷的北方大城带点快乐。
身带快乐细胞的东北人不该这么沉寂,如果能早日走出低潮,也好早日开始新生活。
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她也考虑到了,鱼rou不怕查,心情的奇妙就在于你根本琢磨不透它,谁说你不是在马路上捡到一份分钱心情变好?跟我的鱼有半毛钱关系?
甄家人做事不兴瞻前顾后,事前论证好结果,大胆干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