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拿着条子,用多少到银行直接取就行。
建筑材料更不担心了,批发市场什么没有。跟饺子馆对着的,市场另一面的那一整排门市,都是卖五金建材的,打声招呼,要多少,要什么样儿的,都能直接给送工地上。自打她开始问价儿,最大的那两家建材店老板,恨不能长在饺子馆了,一天三顿的在店里吃饭不说,还能拉下脸来帮着干零活儿。弄得雪雁没法儿,说好了,一家一半。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咸菜厂,在雪雁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呢。
文强就不用说了。就是兴隆镇上,现在一天几千斤的菜,家里的小卖店哪里收得过来。他几个哥们儿都已经成了二道贩子,也都弄了手扶拖拉机之类能拉货的车,专门下屯收菜,再批给他。
还有卖菜的农户,好些都是前一年就往文强的小卖店送菜,挣到了零花钱的。今年就都加种的蔬菜。农村都是一个院子,带上个大菜园子,有些地方还是前后都带着大菜园子的。人口少的,一家几口人吃菜,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菜,用不了的园子都种玉米了。今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全都种上最好卖的黄瓜和茄子,辣椒,特别是黄瓜,最好卖。有多少都能卖得出去。正季的时候,一个园子一天就能摘三四百斤的黄瓜,二分钱一斤,那也是一天六七块钱的收入呢。一个月下来,赶上以前辛苦种一年地的收入了。
兴隆镇附近的屯子,今年的收入明显的提高。农民一有钱,那相应的,镇上的商业也红火,连着开了好几家小卖店,还有什么理发店,服装店的,全起来了。来往青山县的客车也多了两辆,加上原来那一辆,三辆车,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这就是六个来回,每趟车都能坐个半满,这就是经济发展得好的证明。
丁大哥现在镇上,说一句话,那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道理再简单不过,谁能给老百姓带来好日子,老百姓就信谁,就这么简单。再加上他现在也学会了,有事儿没事儿往县上跑,往省城跑,各大局里常见他的身影,他是十几年前的中专生,同学都已经在各大机关里站住脚了,雪雁把那三千块钱还给他的时候,还千叮万嘱的,别心疼钱,该请客就请客,钱有她呢。
不差钱的丁大哥时不时的请同学吃个饭,聚个餐,同学再给介绍新的朋友,人脉不就铺起来了嘛,那真是有半点儿好政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再加上人家也确实是有实绩的。各种国家的扶持资金申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