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能租上两块钱一平了,再新盖的楼,你再看看,能不能租上一半儿的价儿。去年东西街房子都涨到一百二一平了,就是要拆,搞得价格又掉了。回迁换房的条款现在也出了,二换一,一百平的院子,只给五十平的门市。
就按一块钱租金算,一年才六百块钱,现在卖房子,能卖九千到一万。小二十年才能租回来。这还不算。房子没了,得买新的吧?现在有几家手里能拿出来万八块买房子的?要么就是租房子,再花上二十块钱的房租,那门市就更不值钱了。要么就是住回迁房,要是能给大点的,一换二,一百平的院子,能换三套七十平的三居室,可有啥用?那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孩子上学都没处上去。还不如现在把房子卖了,手里拿着现钱,到不这么繁华的地方买上一个差不多的院子,才六七十块钱一平,还能等下不少钱,干点啥买卖都行。”
各人都算自家的账,反正是周围的人都不怎么看好新市场就是了。
“那换了门市自己干也行啊。”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工作的,好些人家都是老人提前奶休,孩子接班。老人实际年纪也不大,孩子上学之后,就是在家干待着。还有一些,一家子就一个人上班,全家靠一个人工资养活,除了省就是省。闲着的人多着呢,赚弃租金底,自己干不就完了吗?一个月不挣不挣的,也得二三百的收入呢。这还是按照他们的思维,市场不红火的前提下算的。
要是按雪雁的算法儿,自己干的话,一个月再怎么样也得小一千的收入。就现在市场朱大嫂那菜摊了,算是整个市场最不好的位置了,一个月还五六百呢。你面街的大门市,还能差了?
或者这就是被时代限制了眼界吧。现在的老百姓,完全想像不到在未来短短的十几二十年之内,国家的经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更习惯于过去几十年的思维方式。
“刚才不都说了嘛,新市场太大了,回迁的房子那位置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自己干能挣几个钱?再说了,进货不得本钱啊?万一要是赔了呢?”说白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存款,更不习惯租房,都还想有个自己的房子,有个家。也不在信任收入不稳定的工作,还都更向往铁饭碗。一个月挣几十块的工人,面对雪雁这样儿月入十万的,人家那优越感也是杠杠的,因为人家有退休金,有保障。不像他们做买卖的,叫无业游民……
“行吧。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我不怕赔,咱买。”那些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