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折腾。
考虑到孩子们都知道挣钱了,回头儿她就把c市批发市场给孩子们准备的门市分下去了。最开始那几个自家用着呢,没租金,但是后面陆续买的,好些都租出去了。挑了十个,也不能厚此薄彼呀,罗家的几个孩子也不是外人了。给每个孩子分别办了存折,之后租金都打到他们的折子上,把存折给孩子们一发,以后再想投资不怕没钱了。她这么一搞,丁家的孩子都自己拿着折子,罗家的四个家长也不好收上去了。就都让孩子们自己做主了。
说是都不是外人,可雪雁这么给孩子们准备房子,别人也不好就白白的受着啊。都不差这个钱儿了,但是这个情意重啊。
于是,罗刚开了头儿。在自家建筑公司的商业地产项目里也是留十个铺子,每个孩子一个,让收租。
文强一看,这事儿他不能落后啊。他不是有山货铺子嘛,都开到国外去了,想了想,就把特区最高的三层楼的铺子的收益给单提出来了,平分十份,给孩子当零花钱。算下来,也不比罗刚给的铺子的租金低。
罗成不知道安排,但是金素英一看这个情况,得有安排呀。她手里没那么些铺子,就给房子。一人给一套房子,也能收租金。钱肯定没有文强和罗刚的多,但这不是没有他们有钱嘛,又不是攀比什么,按能力给呗。
丁大哥是个清官,他们两口子可没大老板们这么有钱。丁大嫂就把在榛县那时候买的几个铺面的租金给孩子们分了。那会儿还是榛县最高建商业街的时候,那时候县里的经济还没挺困难的,商业街建起来了,没几个人能买得起那些铺面的,也是没人看好,都觉得一个一年前还都是土坯房的穷地方,弄什么商业街,怎么可能火起来嘛。没法子,丁大哥就亲自带头,开始买了一个铺子。想着做个榜样,县里的领导日子不那么紧的分一分,做生意的心里有底了,再买一些也就差不多了。结果领导里能买起铺子的都不到五个人,还都是借的钱买的。最后剩下的四个,只好他包底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那五个铺子,能值一百多万了。一年的租金也有十几万。当初没买的人都后悔死了。这也是两口子手里最大的私产了。
这么一来,孩子们各各都成了包租公包租婆,一下子就都成了有钱人了。
再有小风这么一带头儿。
得,一个个的心都活了。
丁雪终于找到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