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赵江说起那个项目的设计,可谓滔滔不绝。
voke公司拥有众多偶像艺人,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各自为政的感觉,团与团之间像是一团散沙,能够让别人想起来彼此是公司同事就已经算不错的情况了。而且随着流量市场的饱和和观众审美的疲惫,很难说上升空间在什么地方。
最关键的是,职业偶像的保质期很短暂,公司花了大力气培养起来的人,肯定是希望能够红了之后能快速回本的。万一红的速度赶不上糊的速度,那可就太尴尬了。
于是,排除那些不必要因素和不相关因素,剩下的核心要素就是如何在偶像的当红期尽可能的榨干粉丝手里最后一分钱。这听上去很粗暴很不体面,但这是他们所有人的目的。
因为搞慈善是另外的事情,至少跟赚钱的本职工作无关。
赵江的思路跟voke其他人是不同的,这也是voke的老板非常看重他的原因。一个圈外人,总能带来些不一样的点子。
他要把明星艺人当作一个ip去开发,要有全方位的衍生开发,其中一向比较重要的就是明星的虚拟形象。
听到这四个字,于渃涵才觉得自己听到了重点。
赵江认为,既然是玩流量,那么最能体现流量价值的还是数据以及变现能力,这些东西无疑是从粉丝身上获取的,粉丝永远是最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明显问题在于,粉丝始终在别人家的平台上玩,流量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现在voke正在开发一款app,整个框架大体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交功能,另外一部分是商业系统。voke旗下的每个艺人在平台内都有一个虚拟的形象,并且他的一切衍生品都可以以虚拟形式售出,粉丝等级越高,可购买的权限就越大。并且这些物品在粉丝间可以流通。
用以购买的虚拟货币并不是完全靠钱兑换,而是靠贡献值。这个贡献值的这算就很玄妙了,它包括粉丝对偶像代言产品的消费能力和在平台内的活跃度。而关于活跃度,又有一系列的任务奖励系统。
赵江讲的特别细,于渃涵却听得头大。她觉得赵江真的挺能耐的,在割韭菜这件事上比他们还不要脸。而且整套逻辑还弄得特别缜密,一旦进入到这个系统里来,就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无法逃脱的转轮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