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回。
而我这一世的丈夫,对,虽然我只是他的一个妾,但对于我来说,他就是我的丈夫,是我孩子的父亲,司徒陌,也将随军远征。
正如他所说,“大丈夫心系天下,且能苟安于室。”
于是,我遂了他的心愿,他不愿避祸,置满门上下于不顾,我虽千千万万个不愿,却终是,遂了他的心愿。
临行前一天,他宿在我房中,窗外一轮冷月,房中零星灯寒。
我照例给司徒陌沏了一壶碧螺春,茶叶在沸水中缓缓舒展开,映得清水绿莹莹的,不似这人间,污秽浑浊,前不见来路,后不见归处。
我在茶里下了极重的泻药,抓药铺子的老板告诉柳红,整包服下,三天不能下地。
我是铁了心要阻拦司徒陌。
却被司徒陌一番话乱了心肠。
他说:“婉儿,我知道此番前途未卜,我军久不征战,哪如蒙古骑兵骁勇,更何况…更何况,此番带队的名为皇上,实为王振。”
“这个jian佞小人,党同伐异信手拈来,真正上了战场,只能是纸上谈兵。”
我哭道:“那你做什么还要跟去?”
“婉儿,你不知我祖上有遗训,若是太平盛世,则大隐于市,若是纷争频起,则要保家卫国。”
罢了罢了。
我借口那壶茶水未曾煮沸,怕坏了司徒陌的脾胃,拿出去尽数倒进了泔水池。
却彻夜难眠。
我绞尽脑汁,费了全身力气,去回想正统年间的这一段历史,鸡鸣时分,终是被我想起了八.九分。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北京城被第一缕阳光照亮,城里的公鸡引吭高歌,似乎这一天,就如同曾经过去的千千万万天一样,寻寻常常。
可只有北京城的老百姓们知道,到底是不同的,二十万士兵迎着亘古不变的太阳,举着绣着“明”字的烈烈军旗,出城门,沿着居庸关,向北挺进。
北京城里一夕之间,只剩下老弱妇孺。
我落下眼泪,给司徒陌穿戴铠甲,“官人,你可知道,你们倾巢而出,后方虚空,将来敌人若直捣黄龙,后果不堪设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