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不必考虑。
思来想去,也只好让冯玉贞来顶替这个缺,论贡献度她虽及不上那两位, 加上脸也差不多了。只是, 当初一同进宫的人里头, 冯玉贞本就是封得最高的, 论家世也比李蜜和王静怡要强, 怎么也得排在那几位之前才行。
但,如今空缺的妃位里头, 除了德妃贤妃, 便只剩贵妃了, 难道要让冯玉贞封贵妃?这样可就把蒋映月给压过去了。
夏桐拿不定主意, 只得去跟皇帝讨说法。
刘璋沉吟道:“朕问问太后。”
其实, 就连要册封夏桐的消息他都没跟蒋太后提过,想必是怕太后反对,打算先斩后奏来着,可如今既要大封六宫,就不得不过问太后的意思了。
夏桐恍惚意识到自己给皇帝添了麻烦,“怪妾多事。”
“无妨,难为你想得周到。”刘璋却微笑着。
其实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夏桐再怎么独占恩宠,可也只能得到他的庇护。将来若想名正言顺封后,却非得过大臣们那一关不可,经此一役,朝臣们必然会看到这位娘娘的贤惠之处——何况,是夏桐主动提起大封六宫,哪怕为了自家女儿着想,他们也不得不领这份情。
刘璋去宁寿宫说了立夏桐为皇贵妃的事,蒋太后也不怎么吃惊——先前那剂预防针到底起了作用,她只有一个条件,夏桐接连育有皇嗣,屈居她之下也就罢了,其他人可不能灭过映月的次序去。
刘璋忖道:“既如此,那朕便将淑妃提为贵妃,至于冯、李、王等人,依次定为淑妃、德妃、贤妃,母后以为如何?”
这个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哪怕同一阶的位分里头,照样有高低可讲。只是稍稍颠倒一下次序,对皇帝而言算不上什么大事,对蒋家却是天壤之别——只要家中仍有个贵妃在,便能维持表面上的光鲜。
算下来这也是蒋家出的第二位贵妃了,但愿这位的下场会好些……蒋太后想起远在冷宫的嫡亲侄女,不由得一阵心酸,倘碧兰知道她妹子步上后尘,心里不知是何感触?
抹了把眼泪,蒋太后沉声道:“你要抬举夏氏,哀家拦不住你,只是一样,哀家还是得嘱咐,皇帝你须记着,偏爱一人是帝王大忌,雨露均沾才为苍生之福。如今你年轻,自然觉得哀家危言耸听,等再过几年,你便知道哀家深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