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者——一介寒门学子,为何在南仪书院有着超然地位?这是书院制定下的规则,也是整个大魏朝的次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在科考上有所建树,不论门第,不比出身,一切以科考功名来划分,举人就是比秀才地位高,‘解元’又凌驾于普通举人之上。
所以孟怀谨让俞三等人抄《论语》,俞三那群人就算气得跳脚,该抄还得抄。
程卿懂这些。
孟怀谨帮她,可能不单纯是帮她,是出于对持续规则的维护。
但这不妨碍程卿对孟怀谨的感激。
孟怀谨将她送到书院门口,“程卿,我不可能每一次都刚好赶上为你出头,南仪书院有寒门学子,有俞显那样骄纵的知府公子,甚至还有比俞显来头更大的,进入书院只是开始,要想在书院过得恣意轻松,你只有一条路可走。”
孟怀谨口中唯一可选的是什么路不言而喻。
孟怀谨已经走过了一遍,无数大魏读书人前仆后继的路……俞三不是屡次挑衅么?程卿刚入书院会就读丁字班,而俞三在比丁字班高一级的丙字班。
程卿都不需做什么,只要赶在俞三前面升入乙字班,俞三大概就会气得原地爆炸吧!
“孟师兄的金玉良言程卿记住了,言语的保证绵软无力,师兄且看我如何行动。”
程卿能懂他的话就不是一根朽木,孟怀谨不禁暗暗点头。
他也不是闲的无事要特意留心程卿这个还未正式入学的小师弟,只因程五老爷对程卿关心,孟怀谨才特意关照两分。
“你先下山去吧,书院明日就会张榜通知,你若考中,名字会在红榜上!”
第26章 :迈出科考第一步!
要想获得别人尊重得靠自己的实力。
程卿不会向程五老爷告状,更不会向俞知府告状,若她有个举人功名,俞三哪敢在她面前放肆?
孟怀谨送她下山时,程卿也抓住机会询问了科考的注意事项。
她若要参加科考,需要包括她在内同考的五个童生相互担保,还要有一个本县的廪生为她写一份担保文书……这倒是好办,无非是证明她的年龄、籍贯,不是娼优皂隶的子孙,不是孝期参考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