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您究竟想说什么?rdquo;
你猜想怒骂自己的人是个暴躁易怒的家伙,认为他对自己怒吼,是出于他人格特质上的问题;换句话说,你采用实体论来加以解释。但另一方面,你会如何评论突然怒骂他人的自己呢?哎呀!我干了件蠢事,但也是出于无奈,因为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不巧凑在一起,害我变成那副德行──对于自己的行动,你认为是状况因素使然;换句话说,你采用反应论来加以解释。rdquo;
您的比喻我明白了。您想说的是,虽然人类以反应论来解释自己的心理状态,却以实体论来解释他人的心理状态,而这正是不合理之处,对吧?rdquo;
就像刚才宾荷斯特小姐略微提过的一样,我们推论他人心理的眼光,其实比起希波克拉底时代并未进步多少。确实,假如你在现代指着某个发怒的人,说他愤怒的液体成分较多,肯定会被人嘲笑,说你不科学。不过呢,虽然我们不使用lsquo;液体成分rsquo;这个字眼,但实际上的水准还是一样,往往用实体论来评断他人的人格。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状况。rdquo;
虽然如此,我们评断自己的心理时,却又使用反应论?rdquo;
没错,就连学者也是如此,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很想找个心理实体论学家来问问:lsquo;你也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心理吗?你认为自己的心灵也存在着某种固定特质,对于一定的刺激只能做出特定的反应,只是一种制约反应体吗?你真的如此解释自己的自我存在吗?rsquo;rdquo;
说不定有人会回答lsquo;没错rsquo;呢!rdquo;
若是那样倒也无妨,至少始终如一;问题是将他人的心灵尽情客体化、自己的心灵却摆到一边的态度。虽然嘴巴上不说,潜意识里却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心理学家容易落入的窠臼。我甚至认为,到头来,实体论只能带来一种弊端,便是给了学者一种名为拟神观点的谬误特权意识──宾荷斯特小姐。rdquo;
是。rdquo;
所以我才担心你是否产生了无可挽回的误解。rdquo;
误解?rdquo;
外星人究竟存不存在,我不知道;就算这座lsquo;第二都市rsquo;真是外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