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场证明成立的,正是第二都市rdquo;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前章我略过未提的细部说明,就在此处略微介绍一番。
根据我们所见的第二都市rdquo;概况图(参照图B),房间rdquo;被区隔人格转移对象的隔离墙rdquo;一分为二;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呼后半部为封闭区rdquo;,前半部为开放区rdquo;。
从横亘房间rdquo;中央的隔离墙rdquo;,便可推测人格转移本是适用于两人之间,但即使对象为三人以上,亦能成立。据艾克洛博士所言,在他们进行过的实验之中,曾有八人的成功案例;而重要的是,三人以上进行人格转移时,其循环rdquo;顺序带有一定的法则,无论人数有几,此法则皆不变。
对象为三人以上时,除了隔离墙rdquo;之外,还会出现名为辅助线rdquo;的墙壁rdquo;,犹如分切圆形蛋糕般地分割房间rdquo;,不过,分割并不见得均等,这和人数为奇数或偶数并无关连。
以我们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人格转移在我们六人之间成立,照理说该是封闭区rdquo;三人,开放区rdquo;三人才是,但实际上却非如此。
如概况图所示,封闭区rdquo;为我和巴比,而开放区rdquo;则分别有哈尼、亚兰、贾桂琳及蓝迪。
据说,这是取决于人们进入房间rdquo;时的位置。当房间rdquo;判断对象已进入完毕后,便会先以隔离墙rdquo;将对象大略地分隔为二,接着辅助线rdquo;即会配合人数出现。
蛋糕rdquo;切完的同时,人格转栘也大功告成,成立对象的人格将依顺时针方向往隔壁的rou体一一递延。这个顺序一旦确立,无论发生何事皆不会变动。
好了,从以上的法则,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呢?就是我们无法谎称自己逃入第二都市rdquo;时的各自所在位置。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要是全员私下串通,各自往后栘几位,并主张自己其实是位于开放区rdquo;或封闭区rdquo;,仍有可能造假;然而,我们的情况却还附加了另一个重大事实。
那就是mdash;mdash;原本在人格转移成立后将会迅速消失的隔离墙rdquo;,这回不知何故,在我们获救之际竟还残留了部分;虽然原因不明,但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