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可说是自成一座高峰。自明治维新(一八六八年)以来,日本文化全面西化,欧关文学的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至上思想,也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尺规。因此写实正义与自然主义一直是日本文学的主流,并发展出日本独特的「私小说」、「心境小说」。浪漫主义、耽美主义等作品则一直处在非主流地位。
自出道以来,中井英夫一直在追求的美学是故事的高蹈性、耽美性与异端性,导致他所选择的创作类型是幻想文学,因此其作品大多属于幻想小说。《献给虚无的供物》是中井英夫唯一的推理小说,幻想性稀薄,但不难看出仍具高蹈性、耽美性与异端性。
中井英夫自称《献给虚无的供物》为「反推理小说」。反推理小说是中井英夫发明的名词,但他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其含意。笔者认为,这个专有名词与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反小说(antinovel,antiroman)运动」有关。这个运动否定故事的一贯性、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写实手法等传统的创作形式,而是积极地开创新的艺术形式,确立写作方法,发现新主题。
世界推理小说鼻祖爱伦坡原以耽美派(又称为恶魔派)诗人著名,但他发明的推理小说(当时运没有这名词,也没有侦探小说之名),其故事本质是写实的。他所创作的五篇作品都是记述事件的谜团与推理的过程,怪奇性、幻想性、耽美性、异端性等属于浪漫派的要素很少,也许是因为这五篇都是短篇,没有多余篇幅可供上述的浪漫要素丰富内容,但是,以杀人等现实的犯罪事件为主题的小说,总是脱不了写实。
再者,半世纪后的推理小说黄金时期的长篇创作需要故事复杂化mdash;mdash;除了连续杀人事件外。作者会在故事架构上下工夫,在故事背景加添怪奇幻想趣味。或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插进一些与故事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炫学。虽然如此,推理小说的本质仍是写实的。
话说回来,中井英夫对于自己发明的「反推理小说」一诃既没有具体说明含义,也没有推理评论家去替它定义,之后也没有类似作品冠以「反推理小说」之名出版过,于是「反推理小说」一诃浙渐被淡忘,甚至有部分的年轻评论家将「反推理小说」与「超推理小说」搞混,视《献给虚无的供物》为超推理小说,这是错误的。
「超推理小说」的定义相当明确。凡是在一部推理小说里,以另一本架空的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