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记录在案了,还能您来沾这样的便宜,您想啥美事儿呢?”
老太太略有不服的拍下门墩嘀咕:“你这妮说话忒难听,那活着不想点美事,还叫活……”
老太太这话才冒了半截子,就瞥到巷子口有个脑袋在鬼鬼祟祟的瞄瞧。
乔氏手里拿着个绣花的绷子,背着熟睡的喜鹊,正攀着墙头往巷子里看。
她心情不好了,真不好了,就觉着自己的好日子从此没了。
前面与她亲香的报信,说老太太花五十斤粮十贯钱整了小媳妇儿回来,还说是识字儿的,那就更完了。
老陈家稀罕啥,她是门清。
从前屋里就她跟那死老婆子,凭那死老婆子怀揣死藏,可她是个眼瞎的,就只认粮,京中老行的大漆盒子她都撇一边儿,更不用说字画细瓷这些了,就是粗浅的乡下见识,她糊弄她是一糊弄一个准儿。
老太太就是想挑错儿,她都不会挑。
老陈家一帮没见识,前面整点东西也不识货,就知道藏点表面首饰还有粮。
乔氏是谁?乔氏她爹从前是开针铺的,虽小门小户,她也是细米养大县城姑娘,后来又嫁了街里牙药店家的儿子,街头夫家,街尾娘家,乔氏一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一条商街,乔氏打小练出来的眼力,她不信任陈老四,就下死手捞拔东西,悄悄藏了找机会捎回老家去。她总觉着在老陈家脚下虚晃,自己是要走的,早晚要走,总是要走,就不捞白不捞。
可现在不行了,这败货进屋,怕是还要算后账了。
乔氏就趴在墙头,看着那老比带那小比在踢门墩?还说说笑笑的,她就想不明白了?
怎么没多大功夫就好成这样了?
乔氏心里恨,牙齿咬的咯吱作响,就想拿手里的针戳那俩猪狗一身的窟窿眼子。
暗暗恨着,冷不丁那边上来了三五个放羊回来的婶子,这随营跑的妇人都爱养几只羊儿,闲了找草窝随意防着,等到了没草吃,就冬日了,卖到营里能换不少军粮。
她们见乔氏鬼鬼祟祟的瞄瞧,就有个大嗓门婶子笑眯眯的悄悄过去,猛的在乔氏耳边扯嗓问:“哎!四牛家!你趴这儿干啥呢!”
这婶子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