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揭过去了。
牵强,别扭。一首诗,前两句还在说镇江金山之地雄峻壮阔、堪为南朝攘除外侮的屏障,后两句却突然立场反转,变成了歌颂北朝天兵南下,势如破竹,一统天下。而且故吴钩rdquo;三字,说不出的伤怀。同情关切萧铣的人,只要是懂行的,自然要捏一把汗:这种诗词的生硬反转,岂不是容易让人怀疑萧铣的出身,怀疑萧铣心怀南朝!
率更,让你师弟今后人前少作些诗,能够不作便不作吧。rdquo;看着那些军头散去,智顗拉着欧阳询低声说了一句。欧阳询连忙表示了解,私下找机会劝解不提。
船又行了两个时辰,一行人很快抛下了江中作诗这件插曲,因为他们已然过了瓜洲渡,踏上了江北扬州的土地。诸人弃船登岸,重上车马,交割过印信后缓缓入城,直奔兼做总管府的晋王府而去。一路上坊市繁茂,人流熙攘,总算是有了些东南极盛之地的人气了。
第六章 杨广
后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以为扬州总管rdquo;这个官职的官署府邸,自然是顾名思义便在扬州城了,实则不然。自开皇十二年起,正牌的扬州总管府rdquo;便搬到了丹阳,留在江北扬州的,实则是晋王杨广的晋王府罢了。
隋时的丹阳郡与现代的镇江丹阳相去不远,但是却不是同一个地方;丹阳郡治江宁县大致在如今的南京境内,在六朝时台城遗址以西南mdash;mdash;台城在梁末侯景之乱的时候惨遭破坏,后来南陈立国数十年,也没有尽复旧观。隋灭陈后,为了根除南朝的影响力,更是彻底犁平了台城旧址,把城市恢复为农田,其手段与罗马人毁灭迦太基城差不多。当然了,隋好歹是把废城遗址改成了农田,比罗马人在迦太基城犁地后还灌海水盐碱化要好一些。
不过,封建时代,府邸名分不重要,实际上的统治核心,往往都是跟着统治者走的。既然晋王府设在了扬州,而且杨广本人常年驻留扬州,数年来,江南的权贵门阀、豪商巨贾,便多集结于扬州了。街市两侧鳞次栉比、行人稠密,好不繁荣。
萧铣入城后便一直坐在智顗的马车里,一副谨小慎微的低调样子,江上赋诗的插曲,也很快被人逐渐淡忘了。走了半柱香的时辰,突然听得外头有喧闹之声,车队也停了下来。萧铣等人还在纳闷发生了什么事。仔细听外面动静,却是刘校尉遇到了什么大人物,不得不摆出一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