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和炸鸡、烧烤和火锅......
始作俑者郭二妞不知道自己一声梦呓,犹如深夜放毒,让小伙伴曲成圆痛上加饿,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万幸再长的夜,也有苏醒的黎明。
清晨熟悉的敲钟声起,曲成圆半闭着眼睛起身,摸去地窝子门口找到自己的搪瓷脸盆,准备洗脸。
郭二妞眼尖,一把拉住她的手,“等等,你的毛巾脏了。”
曲成圆昨晚忘记将脸盆收进地窝子里,才不过一晚时间,原本的白毛巾变成了黄毛巾。
南疆气候干燥少雨,还有遮天蔽日的沙尘。
塘坝里的水不过滤烧开,无法用来洗脸,那相当于浓碱水,用来擦脸,只会加速皮肤皲裂。
幸好她出发时检查原主的行李,临时增加了大量的雪花膏,不然自己的脸很快就如同今早的毛巾,提前走向蜡黄的悲催结局。
*** ***
水利问题是丰收农场目前面临的头等难题。
现在已是九月,南疆的秋天来得急去得早,他们最迟必须得在冬季大地结冰前找到足够的水源。
知青们生活需要用水,饲养的牲畜要喝水,开垦农田也需要水。
农业队在戈壁白茫茫的盐碱地里种植作物之前,打好田埂,就等着用水来洗碱,把土壤反复洗淡,种的庄稼才能成活。
水利队分成了两组打井队,在事先选定的两个挖掘试验点开始打井。
乌市的兵团勘察队派来工程技术援助人员,为水利队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他们模仿的是石河子军垦掘井的方式,事先委托兵团勘察队的同志带来几根废弃电线杆和井绳,将三根废电线杆架立成一个稳固的三脚架结构,把滑轮挂钩和井绳挂在三角形架顶端。
用红柳枝编了好几个土筐,顺着滑轮和绳索轨道拴上土筐,一台简易的挖土升降传送机便搭建完毕。
勘察队的老排长是农村木工出身,见丰收农场物质匮乏,连劳动工具只有基本的铁锹和坎土曼①,当即就地取材给大伙做起了农具。
起初劳动工具不够,曲成圆原先“只要跟着出力就好”的设想就落了空,只好尽量低调地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