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吸取前车之鉴,就钦点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依险阻击,这可是关系灭汉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
几天之后,终于传来捷报,郭将军果然不辱使命,大败契丹援军,对方不仅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而且落荒逃回。随之,北汉国主再度派往辽朝乞援的使者和蜡书信函,又被郭进截个正着。消息传出,太宗长出一口气,北汉君臣则为之丧气,军心动摇。次月,天子放心大胆离开镇州,兴高采烈地亲赴太原前线督师。
就在太原城即将攻克前夕,太宗皇帝却接到来自石岭关监军田钦祚的奏章,报告主帅郭进染病身亡,死因乃中风眩晕所致。此病属传统中医说法,用现代常见西医的划分,可称脑溢血。阅罢奏书,天子悼惜不已,遂下诏追赠亡臣安国军节度使,予以优抚安葬。
到五月四日,北汉国主刘继元已穷途末路,且不说城堞坍塌门户破损,外援断绝更坏了军心。眼见杀红眼的人马涌上城头,他只得自叹命该如此,极不情愿地挥泪出降,宋军北伐于是告一段落。随后发生的北汉大将杨业归降,以及宋军继续进军幽州的战事,那都是后话。
说起这位立下大功的郭进,可是宋初响当当的北疆名将,以善于用兵和从严治军享誉一时,故深得前朝太祖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他的突然亡故,原因其实并不简单,牵扯到复杂的人事纠纷,连太宗皇帝当时也未察觉,因而留下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
二
在中国古代,河北长期处在南北拉锯交战之区,故民风强悍,不仅多慷慨悲歌之士,也不乏草莽英雄。郭进便是一位由草莽终成名将的人物。
郭进,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家乡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他出身贫贱,家世不详,幼年时的经历已无从知晓,想必吃过不少的苦、磨过不少的难。年龄稍长之后,又流落到巨鹿(今河北巨鹿),为当地的一位富户家做过佣工。
想当年,十八九岁的郭进已长得身强力壮。受到当地民风的熏染,他在艰难困苦中练就一身功夫,膂力超群,身手不凡。还值得注意的是,他虽出身低下,却充满豪侠之气,倜傥任气,喜好接交同类,加之还嗜酒与赌博,不免逞强斗殴,成为本乡的好汉。不难想象,他这样的性情完全与一个下人的身份不符,里外一个刺儿头。因此,一来二去,惹恼了主人家的公子,竟打算暗中将他杀掉。倒是那位少东家的母亲竺氏心肠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