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还亲自为其墓碑撰写了忠规德范之碑几个大字。
俱往矣!斩不断的兄弟情绵延于九泉之下,彼此的瑜亮结也已随着斯人的亡故烟消云散,唯有曾经发生在两人身上的故事,不时从尘封的故纸堆中伸出头角,诉说着那一段曲曲折折的往事,令人回味无穷。
庸将张耆与杨崇勋
宋朝的高级武将,要说身份显赫者倒也不少,可要论过得既富贵又安逸者,却不见得很多。因为将帅的天职所系,一旦上了战场,风险无时不在,平日里也免不了政坛的角斗牵扯,要想轻松舒心还真不容易。于是乎,没有超凡的本事或特殊的背景,是难以踏入军界的高层,更享受不了好日子的。北宋中叶承平之时,张耆、杨崇勋却是有过好光景的两位大帅。
早年的张耆(原名张旻),自己也没想到日后能够发迹。他出生在开封城,家世不详,大概属于寻常人家的子弟。不知何故,他在11岁时被选入韩王元休的王府,成为贴身服务的僮仆,或可称为小厮。元休是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当初不过是个藩王,但太宗先后钦定的继承人:长子楚王元佐、次子许王元僖,一个先因神经错乱被废,一个后又突然暴死,元休这才有机会接替了皇储之位,改名元侃。至道元年(995)八月,元侃正式做了皇太子,再更名为恒。两年多后,太宗驾崩,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皇帝。这一下,张耆算是投对了主子,从王府的小厮跟班摇身为天子的亲信。
张耆除了服侍过太子,当日还为太子做过一件特殊的事情。真宗还在东宫时,曾对身边人感叹说:听说蜀中女子又漂亮又有才,何日能有一个就好了!主子一句话,下面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久便将年方十五岁的蜀姬刘氏引入东宫。正是寡人有疾,太子对年轻美艳的新人备加宠爱,刘氏也是乐不思蜀。不曾想,此事被太子乳母报告给父皇。在太宗皇帝的干预下,赵恒不得不同意将刘氏放出东宫,但因舍不得抛弃佳人,便让亲随张耆把刘氏带入他家,暂时保护起来。谨小慎微的张耆安排好刘氏的食宿后,为了避免太子多疑,就再也不敢回到家里。真宗登基后,刘氏被接入宫中,以后再晋身为皇后。有了这样一段机缘,张耆又与刘皇后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可谓内外双保险,就此官运亨通,以至于终生享尽了荣华富贵。
按照宋朝官制的规矩,张耆授的是武职官,虽然他从未有过明显的战功,也不懂兵略,却并不影响升迁。景德元年(1004),宋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