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23岁的宋仁宗亲政。首相吕夷简一度被贬为地方官,随之又重新复位。张耆被罢免枢密使。
景祐元年(1034)
王曾从外地回朝,出任枢密使。张亢由文职性的屯田员外郎转换为武职性的如京使,调任对辽前线的安肃军(今河北徐水)长官。
景祐二年(1035)
次相李迪被吕夷简排挤出相府,王曾接替其职。
景祐三年(1036)
开封知府范仲淹抨击时政积弊,吕夷简以朋党罪名将范仲淹贬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知州,余靖、尹洙、欧阳修等受到株连,也先后遭贬。此即北宋中叶所谓的朋党之争。
景祐四年(1037)
首相吕夷简与次相王曾发生激烈斗争,同时罢相到地方,王随、陈尧佐接任宰相之职。丁谓死于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终年71岁。
宝元元年(1038)
党项领袖元昊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即西夏),公开与宋中央决裂。张亢调任泾原路兵马钤辖,兼任渭州(今甘肃平凉)知州。时年30岁的低级军官狄青也奉命奔赴西北前线,出任延州(今陕西延安市)驻军的营指挥使。
宝元二年(1039)
宋庠由翰林学士升任参知政事,时年43岁。刘平调任鄜延路副都部署,兼鄜延、环庆路安抚副使,加衔观察使,不久军职升为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加衔节度观察留后。
康定元年(1040)
宋军与西夏军发生三川口(今陕西延安市西北)之战,万余宋军全部覆没,主帅刘平与副将石元孙下落不明,宋廷朝野为之震动。吕夷简复出,第三度入为首相,时年61岁。
庆历元年(1041)
宋庠被首相吕夷简排挤出朝。宋祁受到牵连,一同被贬出京师,就任扬州(今江苏扬州)知州。
庆历二年(1042)
吕大临降生于蓝田县。
庆历三年(1043)
吕夷简因病辞职,不久病逝,享年64岁。
庆历四年(1044)
宋夏签订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