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著作如刘晓民《法治的迷思;宋教仁案与中国法治困局的历史诠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论文如石彦陶《宋案后孙中山并非一贯主张武力倒袁》,《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周兴樑《宋案后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石彦陶《孙中山、黄兴对宋案态度之比较再研究》,《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石彦陶、石胜文《孙中山对宋案处置态度演变蠡测》,《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成方晓《宋教仁遇刺案中的哿电考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杨晓娟、杨月君《试论宋教仁案舆论风潮的政治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等等。
[2]朴庵:《哀宋先生敬告本党及他党》,罗家伦主编《宋教仁被刺及袁世凯违法大借款史料》(《革命文献》第42、43合辑),台北:兴台印刷厂,1968,第262页。
[3]仲材:《刺宋案之六不可解》,《民权报》1913年3月26日,第3页。
[4]《洪述祖有杀宋先生之必要乎》,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岳麓书社,1986,第168页。
[5]《应夔丞致洪述祖密电》(1913年3月21日),见《宋案证据之披露》,《民立报临时增刊》1913年4月27日,第3页。
[6]《赵秉钧为宋案自辩电》(1913年4月28日),朱宗震、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260页。
[7]《致上海黄克强先生电》(4月28日),1913年油印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藏,第174函;《致上海谭巡阅使电》(4月28日),1913年油印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藏,第174函。
[8]其中,关于国民党党史方面著述,如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海民智书局,1929,第950954页;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第161页。关于中国近代通史性著述,如陈功甫《中国最近三十年史》,商务印书馆,1928,第107108页;魏野畴《中国近世史》,中江书局,1930,第261262页;孟世杰《中国近百年史》下册,百城书局,1932,第1213页;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