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C,SO?123/2.
8.MC,SO?123/296.
9.我想到的不仅是苏联所谓的大清洗(Doctors Plot),或捷克斯洛伐克的鲁道夫斯兰斯基(Rudolf Slaacute;nskyacute;)案的反犹背景,而是从那时开始自莫斯科辐射出去的意识形态浪潮。尼古拉斯韦特(Nicolas Werth)在他发表于《斯大林主义与纳粹主义:比较历史与记忆》(Stali nazisme.histoire et meacute;moire pareacute;es)的一系列精彩论文中,曾论及此主题。在1939年至1949年的这10年中,随着领土扩张、战争、占领地的苏维埃化的发生,共有约320万人民被驱逐出境。
大部分人是因族裔背景而被驱逐的,而不是像lsquo;去富农化(de kulakization)时期那样按阶层筛选被驱逐者。我要补充的是,那段时期中,很大比例的被驱逐者,是波兰裔的。显然,敌人在第二次斯大林主义浪潮[即战后]中改变了他们的外表。这段时期的特征即不合时宜的、倒退性的蒙昧主义,比如反犹主义(在第一代布尔什维克领袖中,这种思想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以及仇外心理,这种情绪在对lsquo;伟大祖国俄罗斯的赞颂这种形式中以各种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这个时期,人们以族裔为标准,来定义共产主义的主要敌人(Nicolas Werth,Logiques de violence dans lURSS stalinienne, in Stalinazisme,histoire et memoire pareacute;es,ed.HenryRousso,[Brussels:Editions plexe,1999],pp.122,123)。
10.在这一点上,被告人对宽大处理和假释的申诉显得格外有趣。
在这起案件中,这类要求非常多,因此沃姆扎地方法庭在1954年4月2日给比亚韦斯托克省法庭寄去了一封信函,要求由他们保管档案:因为本案中有11人被判长期监禁,所以地方检察院有责任监督刑罚执行情况;且犯人常常提出申诉以求宽大处理、假释或其他。(MC,SWB145/786)。
战前
1.?o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