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而左翼力量却认为他们是政治迫害的牺牲品,双方一直争论不休。罗森堡夫妇则至死也不承认自己有罪。直到今天,俄罗斯海外情报局仍然对这起间谍案保持沉默并且拒绝透露任何消息。1997年3月,已82岁高龄的前克格勒上校、当年曾直接参与经管罗森堡间谍案的亚历山大费克利索夫经过长期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向世人披露了这起鲜为人知的内幕。
朱利厄斯罗森堡(Julius Rosenberg)和他的妻子埃塞尔罗森堡 (Ethel Rosenberg)是美籍犹太人。1941年至1944年,前苏联一直是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主力。由于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美国国内的许多进步青年特别是犹太人非常同情和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是前苏联在美国招募间谍的黄金时代。1942年春,在纽约一家无线电工厂担任信号检察员的罗森堡被前苏联驻纽约贸易机构的克格勃人员塞米诺夫看重并发展为间谍。由于工作关系,罗森堡能够接触到许多有关电子工业发展的新情况,这些新情况都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了莫斯科。
1943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对前苏联在美国的贸易机构严密监视,塞米诺夫不得不奉命回国。临走前,他把自己经管的间谍都移交给了接替他的费克利索夫,费克利索夫是在1941年初被派到前苏联驻纽约的总领事馆工作的,在名单中,他注意到了罗森堡这个名字。在停止了几个月的秘密活动后,费克利索夫认为美国反间谍部门对苏联外交人员的监视已经松弛下来,于是决定同罗森堡恢复联系。1943年下半年的一个星期天,费克利索夫在确信自己没有被跟踪后,来到纽约曼哈顿商业区罗森堡的寓所。他按了门铃并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暗示自己是塞米诺夫的朋友,心领神会的罗森堡立刻把他让到屋里并商定了几个星期后双方在曼哈顿一家饭店碰头。
最初罗森堡向费克利索夫提供情报的说法是先将情报偷出来给他,他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马上进行手抄,抄完后再还给罗森堡由他放回原处。这种方式需要双方经常见面并且见面时间也过长,很容易暴露。1944年6月,费克利索夫交给罗森堡一个莱卡照相机,并教会他如何拍摄文件,使得罗森堡与他见面的次数和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森堡向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其中包括美国国防工业的一些重大技术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