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向海部首相
扔鞋子,一时传为日本的头号政治新闻。
众所周知,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
一旦科威特沦于伊拉克之手,将意味着石油价格大幅度地上涨。日本对于这
一点比别人更为敏感。
海湾危机一爆发,日本就立即加入了反伊联盟,除了从道义上谴责伊拉
克之外,还一度想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海湾的多国部队。1990年8月中旬,
美国正式向日本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向中东派遣工作人员;二是增加负担
驻日美军的经费;三是研究部署预警机构。美国认为:美国出兵海湾,受
益最大的是日本。
实际上,即使没有美国的要求,日本也有出兵中东的考虑。当然,这种
考虑首先是基于日本自身的利益。战后45年,日本已从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
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经济大国之一。日本国内有一些人,早已不满足于现状,
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跻身于世界政治和军事大国之列。海湾危机似乎为他们
提供了这种机会。海湾危机确实损害了日本的经济利益,而出兵中东,又恰
恰是日本重振军备的绝好时机,这似乎可以看成是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
目标的第一步。
然而,日本并没有马上答应美国的要求。因为这里遇到了一个似乎难以
解决的技术问题。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得向领土以
外派遣军队。8月26日。日本外相中山太郎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讲话,说为
了对维护国际和平做出贡献,有必要在征得国民同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宪
法。日本政府此举,立即引发一场风波。在日本国内,许多左翼团体和在野
党纷纷表示反对。在国外,尤其是亚洲地区,一些在二战时期曾遭受日本侵
略的国家也纷纷表态,抨击日本政府的政策。许多新闻报刊连续发表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