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战略方针落 后实处。 (二)深入研究战役后勤理论,是指导我军后勤战争准备的前提条件 索普在 《理论后勤学》中开宗明义地称后勤是战争准备的科学。不 难理解,我军在新时期的后勤发展建设,实际上就是为了适应高技术条件下 局部战争要求而进行的战争准备。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准备,与以前的情况 相比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张 震同志1992年在国防大学教学改革座谈会上指出:由于高科技在军事领域 中的运用,使作战手段、作战样式发生了新变化,有些领域我们还要从零开 始来进行探讨。不难想象,没有坚实的后勤理论指导后勤的战争准备,必
定是盲目的准备。从一定意义上讲,后勤理论上的滞后,比后勤装备建设上 的滞后更为可怕,由此带来的后果,将是后勤建设与实战需要脱节,并不可 避免地造成后勤资源上的巨大浪费。因此,针对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和新时期 的特点,后勤的战争准备必须建立在先进、科学、实用的后勤理论基础上。 只有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统筹规划、 精于计算、合理发展,才能提高 后勤战争准备的效率。 (三)深入研究战役后勤理论,是提高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能 力的实际需要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表明,后勤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最先把高技术运用于战争的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先进技术的出现,正向 后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军 《军事评论》杂志发表文章说:应该从 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后勤的作用,良好的后勤就是战斗力。后勤只被看成是 一种专业性活动的阶段可能正在成为历史。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对 军队作战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增强了作战的整体性,加快了作战 节奏,而且也造成了战争的高消耗、高破坏,使后勤保障任务更加繁重了, 保障难度增大了,对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物资保 障能力必须与战争的高消耗相适应;医疗救护能力必须与高技术武器的杀伤 效能相适应;装备维修能力必须与保障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频率相适应。 运用保障能力必须与高技术战争的作战节奏相适应;建国以后,我军有与不 同作战对象打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经验,有组织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后勤 保障的经验。但是,我们还没有打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也没有组织高技 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经验。刘华清同志说: 从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到高 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是一个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