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与我兵力不相接触的情况下,凭借其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和空海中力量, 从远离我国领土 (领海)的海洋和空中,对我濒海城市军事、政治和经济目 标实施远程火力袭击,迫使我接受某些政治、军事条件。二是占而不托。即 敌在其远程火力的掩护下,使用空降突击部队、地面快速反应部队或海军陆 战队突然占领我濒海城市某一重要地区或目标,实现战略目标迅速转移或向 纵深推进。三是有限入侵。即对重要战役方向的濒海城市,集中优势兵力、 兵器,实施较大规模的有限军事入侵行动,以达到动摇我军事力量,破坏该
城市经济建设及战争经济潜力的目的。可以断定,以上三种样式,不论出现 哪种情况,都是在高技术武器空袭下实施,其特点是大纵深、全方位、多方 向,以打击我战争潜力为目的。所以,我后方基地无疑是敌首先空袭的重点 目标之一。 我认为,高技术条件下濒海城市反空袭时,后方防卫应确立全程防空、 重点防卫、灵活部署、防歼并举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将反空袭作 战贯穿于城防作战后方防卫的全过程,搞好重点目标的防卫,采取灵活的扇 离式部署,积极防空,防歼并重。具体对策是: 一、高技术作战装备对后方大纵深、全方位、多方向的综合火力打 击,战役后勤应采取小集群组合, 扇离式配置 高技术武器应用于战场这个特点决定,后勤很可能遭敌大威力、高破坏、 快速度的火力打击。我们过去那种传统的后勤编组及配置方法是很不适应作 战保障的需要。我们认为,濒海城市防御作战,从保障和防卫的需要出发, 后勤应采取小集群组合、 扇离式配置。基本构想是,将战役后勤力量分 为若干个具有能机动和多种功能的保障集群。依其城防作战需要,以战役后 方为轴,呈 扇离式分散配置,基本辐射城防外围及城区。各保障集群依 托战役后勤和上级兵站,以及地方支前机构独立组织保障。这种组合与配置 方法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 扇离式配置,化整为零,有利于提高后勤生 存。后勤由于车辆、物资多,目标大,是敌对我空中袭击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化整为零,扇离配置,可以增大安全系数,提高生存概率,不致于出现伤 一指而毁全掌的局面。二是相对独立,各负其责,有利于提高保障效率。由 于保障集群实体小,功能全,而且保障对象、任务明确,便于协调,使其真 正起到终端的作用。另外可以形成局部独立保障,全局整体保障的局面。当 然,要注意避免大而全的现象。三是适应作战,便于机动,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