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方式、方法,保证各预案在战时的效应准确、协调, 易于转化。军地联供预案通常包括:联供人力动员、使用方案;物资储备、 使用、调配、补充、征集、管理方案;军品生产、管理方案、交通设施、工 具使用方案;通信联网方案等等。军地联供方案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度 的统一性和灵活的适应性。联供方案的时机、规模、空间要与战区任务特点 统一。 (四)要将战区内各种保障要素纳入统一整体,形成全方位、全过程、 全纵深军民一体化保障格局 一是要实现军民整体联动。军民整体联动关键是要解决军民联供的速 度,形成集成结构。就是注重纵横向的贯通,以解决后勤难以机动问题。依 托军地两个集合体,建立纵横交织的各类补给基地,注重各种力量的前伸配
置,减少中转和运输,以机动工具为载体,以基地为依托,形成军地一体、 动静结合、纵向军内衔接、横向军地贯通的集成模块式的网络结构。 二是要形成三个衔接,注重多维并存的军地联供力量的使用。第一是军 内军兵种力量要衔接;第二是战略、战役、战术力量要衔接;第三是军事后 勤与国民经济要有机结合,军地力量要紧密衔接。尤其是要建立军民结合的 物资、交通、医疗、通信、修理多维并存的军地合成力量。保证除常备力量 以外的一切可以转化为直接战争保障实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以 及可以用于支持战争的各种潜在力量的充分利用。 三是战区内各军兵种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的军地联供要加强宏观调控、 管理,要跳出各自利益的圈子,按战区内新的战略区划和重点,合理的确定 数量和范围。 (五)要建立高效灵敏的后勤军地联供战备通信网和自动化系统 高效灵敏的通信联络网和自动化系统,是完成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 地联供任务的先决条件,是联供指挥中人与信息结合形成保障力量的动力。 要注重建立军地平战结合,指挥、管理、办公共用,信息处理一体化的 联供指挥系统。完成兼容的以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并存的联供决策支持 功能处理网,并形一个在结构上纵向系统相衔接,横向系统相联通,各专业 系统相配套的综合体。并由机关局网、区域网、远程网相连接,上下逐级展 开,诸军兵种和地方彼此贯通的多级分布指挥体系。以保证战区在高技术战 争条件下军地联供信息灵通,物资流畅,联供协调、保障有力。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实行军民兼容问题浅谈 吴树舫 李毅 现代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后勤。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