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市场物资价格的不确定性,时涨时落,使现行的经费供应标 准与市场物资价格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按部队现行的物资储备方式很难正常 运转。客观上要求军队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工作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情况,借助 地方力量,依托市场搞好通用战备物资的储备。 由此可见,现行的战备物资储备方式。既不适应未来局部战争后勤快速 保障的需要,也不适应新时期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局限性和消极因素 愈显突出。如不尽快改变,必将阻碍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制约后勤保障 力的提高。 二、物资储备实行军民兼容的基本构想 军地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实行军民兼容,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 导,以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和后勤保障能力为根本目的,从战区可能担负的作 战任务出发,以社会储备供应为主体,打破单一、封闭式的储备方式,使平
战时供应与战时保障相结合,逐步实现通用战备物资由过去单由军队储备, 转变为军民结合、军民兼容的物资储备体系,以保障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 战争物资高消耗的需要。基本思路是: 1、在物资储备的方式上,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军队为辅,形成多渠道储 存、全多方位保障的储备格局。就是除武器装备、弹药等军队专用物资外, 凡属军地通用的物资,如粮食、药品、建材、普通油料及通用运输工具、机 械设备等,均由地方统储统供,变军储为民储。军地通用战备物资的储备, 既要适应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又要兼顾可能爆发的局 部战争的需要。一是储备的数量要适当。具体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依据 未来局部战争的物资消耗规律和特点以及战役军团在未来作战中可能担负的 任务、持续的时间、投入的兵力等因素,按照 布局合理、灵活高效,综合 配套、稳妥可靠,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战备物资储备的数量 和储备的重点。总的要求,数量不宜过多,储备的范围不宜过大。凡是战区 内地方企业生产能力强,市场供应充足的物资,可以储于生产厂家或市场之 中,变硬储备为软储备和 活储备。这样既可方便部队,又可减 少物资的周转和资金积压,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储备的品种、规格、型号 要合理配套。由于部分战备物资大都用途单一,储备过多,既要消耗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又会降低物资的使用效益。因此,在确定储备物资的品 种、规格、型号时,既要立足部队现有装备,又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