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军组建快反部队后勤保障系统来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把保障快反部队的机动能力放在首位。在现代条件下,由于快反部 队的机动能力已经不单纯是个后勤运输保障问题,而是构成威慑力量的主要 组成部分。因此,外军对快反部队投送手段的建设极为重视,特别是空运手 段。例如印军为了提高快反部队的机动能力,于 80年代中期,专门组建了空 运部队。其主要装备是苏制 伊尔76重型运输机,安32中、近程 运输和 米一26重型运输直升机。从印军 1988年出兵马尔代夫 (800名部 队和大批军用物资)和1990年增援印占克什米尔地区 (2000名部队和大批 军事装备)两次快反部队的行动来看,其快反机动能力已经基本上达到了24 小时之内机降1个加强营,48小时之内空运1个加强旅到危机地区的目标。 二是在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区或其附近 (陆上和海上)预储部分成套装备 和物资。这样,一旦发生危机,就可以迅速空运部队人员,实施就地装备, 先敌建立防御态势,掌握主动权。在马岛战争前,英军曾在大西洋的阿森松 岛预储了7500吨物资。这批物资在马岛战争中,对保障英军的侠反能力起到 了重要作用。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动用了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的17艘预置 船和两座预置油库 (18.3万吨物资和 19万桶油料)。战后,美国陆军部长 和陆军参谋长在向国会的报告中说,预置物资在海湾战争中 起到了难以估 量的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制度和顶案。如制定有关法律,保证快反部队 就地就便充分利用民间后勤资源;制定各种保障方案,包括作战物资的预装 和后勤分队的特遣编组,并经常进行演练;建立后勤指挥、通信和自动化管 理系统,保证对危机情况作出快速反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