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一二五年),北方的金兵大举南下占据了首都开封。对国难束手无策的徽宗,就在翌年让位皇太子而成为上皇。即位的皇太子随即将当年改为靖康元年,也就是所谓的钦宗皇帝。虽然他很想重新建国,但于靖康二年(西元—;一二七年),他就和父皇一同被金兵俘虏,一路被送到距离三千里外的五国城。历史上称这事件为“崎废之难”。此时,徽宗上皇四十六岁、钦宗皇帝二十八岁,至于在战火中逃到江南的高宗则为二十一岁。
就这样子,高宗即位成了天子,然而,质疑他王位正统性的声音却不绝于耳。他的兄长钦宗依然活着,而且也未经过正式的退位,他依然在北方过着被拘禁的生活……。钦宗已经五十六岁了,他对归国这件事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当然,偏安的南宋对此也不抱希望,而且,如果他回来了,反而还会造成困扰。
没错!当中最困扰的就是高宗。
在经过了众多的牺牲之后,宋、金好不容易签定条约,皇太后(徽宗之皇后)韦氏终于能够跟着丈夫的遗体回国,依然得在异域生活的钦宗,带着泪水向皇太后哭诉:
“在您归国之后,请向弟弟及丞相传达,我已经不想重登帝位,只要当个大动官使就心满意足了!”
所迫的太乙宫使是指道教寺院的役职,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出家,切断一切与俗界的尘级。虽然相距三千里,但是钦宗却能洞察弟弟的心理,毕竟,不论多大的国家,能够坐在王座上的人只有一个。他不在乎帝位,他只要能够返国就满足了。
归国后的皇太后,当然很想将这话传达给高宗,然而,高宗虽然对皇太后十分敬重,但并不常拜见她。而且即使见面,也从不提钦宗。皇太后虽然对于被拘留在北方的钦宗感到悲哀,却无计可施,一直到她死亡为止。
高宗因为贪恋权力而舍弃了钦宗,但他并不是那么冷酷无情的人,他的内心依然有着一分歉疚,让他一直无法快乐起来。秦桧完全知悉高宗的这种心理,所以每当高宗和他意见不和时,他总是冷笑着。而这个笑容总是让高宗一惊,因为他似乎可以想象秦桧在哺哺自语:
“你如果要放逐我的话,那是你的自由,不过,陛下不希望兄长归来,而命我为金国交涉的事,则会被天下人知道。”
秦桧的呢哺接续着:“如此一来,陛下将失信于天下。而且,如果将我放逐的话,全国也不会坐视不理,就如同破坏和平条约一般,他们将举兵南下,而陛下的王座,大概也坐不久了!说不定金国还会让您的兄长来做傀儡皇帝呢!”
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