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允文,字彬甫。”
“哦,原来是虞彬甫大人!”子温睁大眼睛。这是两年前科举合格的新进官人,曾至四川赴任,是“抗金名将”吴磷的秘书官。而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曾经对高宗上疏:
“秦桧.盗权十有八年,桧死,权归陛下。”言明了秦桧生前高宗无权的事实。读了此文后,高宗对作者感到兴趣,所以把他从四J;哦回来担任秘书丞,也就是宫廷书记官的工作。虞允文虽然是文官,但他却在军事上向高宗提出不少对金的防卫建言。
“‘子温,其实向陛下进言派你到金国的人,就是我。”
看着虞允文,子温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苹果书局 OCR &排版 振雄武馆 提供资料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书局http://bookfans。126。
第三章 黄天荡
红尘--第三章 黄天荡
第三章 黄天荡
工
广阔的黄河,正从子温的眼前流过。
黄浊的水流高高低低地咆哮着向东奔流而去,其水势之强,就像是豪雨,不,用“水平的瀑布”来形容才更贴切。用手掬起一把河水,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其中有一半几乎都是泥沙。黄河的水从遥远的西天而来,强大的水流每每运走大量的土沙,然后在河口堆积成万里平野,每年平野不断地扩张,黄河的河口也因此不断地向东延伸。
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西元—;一五六年)春二月,子温站在黄河的南岸,大约往西走一天就能到达开封,那儿正是三十年前的宋都。
今日的黄河虽然是从山东半岛的北方流入渤海湾中,然而,黄河下流的河道一向不安定,所以,在子温的时代,黄河的河道就是从山东半岛之南流入黄海的,以河口的距离来说,大约向南移动了八百里(约四百四十公里)。
这个结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宋建炎二年(西元—;一二八年)十一月,利用黄河怒涛阻止金兵的南下,这是大臣杜充所提出的最后手段。就是在淄阳城附近破坏黄河的堤防,在金军之前筑起了一道浊流之壁。
黄河的水流以轰天般的响声从东北向一转成为东南向,暂时阻挡了金兵,也让许多人因此能逃到长江以南。当然,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金兵还是在十数日之后渡过了黄河。
“真希望让你爹也看一看!”梁红玉望着滔滔大河发出叹息。身为
子温之母、韩世忠之未亡人的她,跟着儿子一路从杭州临安府出发,现
在也同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