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把他们撂在一边。对他们不闻不问,有意地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试图想以此让他们孤立。贾士清自以为是策略,在他们身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起码在表面上是这样。三个人照样按部就班地上班干活儿,下班回家。在工作组找别人谈话时,他们静观动静。贾士清低估了他们,这是因为他们预料到的。而对于工作组找的车间其他人,他们虽然听不到,但他们不认为被找的那些人能敢说真话。他们不指望能从那些被找的人口中获得什么支持。因为他们已从自己的大字报贴出后的反应中看出来了,他们不奢望什么。
最后对他们三人分别谈话,想分化瓦解,但不起作用,每个人都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这出乎工作组尤其是贾士清的意料之外。工作组的阵势和之前对全车间人普遍谈话形成的所谓的事实和群众看法,对他们没有丝毫的撼动和改变。汪蒴、蓝正和许文波,三人的言语并不是那种简单的实际利益的计较,而是大字报观点的坚持和延伸。把三车间的一些看似平凡的事情,都用这些观点加以透视和分析,要是不认真思量很难应对。贾士清原以为经过这一过程,会平抚他们三人,让他们在自己造成的威势下屈服,然后,再以居高临下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态势,安抚一下让他们服软就此收场算了。可事情远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他开始觉得他抓了个热地瓜,拿着烫手,吃还吃不了,扔还扔不掉。他后悔插手这件事了,后悔之余,他觉出邱明哲是在利用自己,但自己又说不出什么。因为毕竟下级有了问题依靠上级是正常的。无论怎样自己是骑虎难下了,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
第二天上午,贾士清召集了有邱明哲参加的工作组会议商讨对策。他建议下午召开有车间各层干部、党团员、老工人等骨干参加的会议,让汪蒴、蓝正和许文波三人参加,进行一次明显不对称的论辩。以工作组和三车间骨干队伍结合的优势,来压倒汪蒴、蓝正和许文波。他还让大家又一次仔细研究了大字报的内容和观点。对于他的这一建议,邱明哲有点儿不情愿,这样不是给汪蒴和蓝正提供机会了吗?而且这样范围的公开对谈,涉及到我的,我该有多难受呀!他想提出反对意见,又怕贾士清怀疑自己心里发虚,且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对策。转念一想,如果在会上能驳倒汪蒴他们,从此封住他们的口也未尝不可,但在多大程度上能压住他们,邱明哲心里没有太多的把握。
会议在午休后十二点半召开。四十几人,坐了满满一屋子。抽出这么多人开会,生产进行不了,只好三个班并成了一个班生产。
会议由贾士清主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