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先生还未曾到,大皇兄和二皇兄各自拿着父皇新赏赐的贡品,细细把玩。几位皇妹也聚在一处,比较身上的新衣首饰,嬉闹成一片。
他袖笼里也有一件新鲜物件,是番邦进贡,得自天竺的玉骨雕十二阿罗汉折扇。他一见便爱不释手。
母亲见着了,轻轻抚摩他的头,告诉他,相传盘古死后,呼吸变做风与云,肌肉化成土地,骨髓则凝成玉石珍珠,故而玉器一直被视为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的吉祥之物。《礼记》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
“你父皇送你此物,可见对你寄望甚深,望你有君子之德如玉,有慈悲智慧之心如你扇上的十二阿罗汉。冉惟,莫辜负你父皇对你的期望。”母亲微笑着,这样对他说。
他不禁伸手到袖笼里,取出玉骨折扇,就着雪色天光,仔细研看。
折扇的玉骨约指半宽,半尺长短,玉骨底端雕着莲花座,以金铆钉连接。那十二根玉骨一色的翠绿欲滴,浓艳明亮,美丽晶莹,均匀纯正,细腻剔透,有帝王之风。上头以简洁有力的刀法雕着十二阿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
母亲告诉他,阿罗汉意为杀尽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是受人供养的圣者。
他轻轻展开折扇,扇面上绘着法华莲花,题着一首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他收拢折扇,却恰恰碰上二皇兄的眼神。
掠夺艳羡嫉妒……的眼神。
这样的眼神,他见过许多次,每次,他都为之失去了自己喜爱的人或者事物——一个甚得母妃信任、总是保护他陪伴他的小太监;一头小小的,不知自何处闯进皇家园林的小牛;一处他和母妃极其喜欢的,阳光煦暖的桃花坞……
他下意识地,把折扇紧紧捏在手心里。
他看见二皇兄向他恶意地、邪邪地笑了开来。
他觉得自己的心,渐渐沉冷下来。
就在此时,夫子身后跟着三四个孩子,走进上书房。
午后的阳光自窗棂的通花格子里透进来,在地上书桌上身上脸上,洒落斑驳的光影。
三四个少年拘谨地站在夫子身后,眼神有的清朗,有的沉冷,有的桀骜,有的温润,竟是气质各不相同的少年。
他们虽然是皇子皇女,但天地君亲师,从小在宫中长大,还是懂得的。众人收了玩笑,正襟而坐。
先生颇赞许地微微点了点头,捻须而笑,咳嗽一声:
“皇子殿下,公主殿下,午膳时间已过,该上课了。上课之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