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政权不稳之外,也是惧于大李将军的神威,不敢轻动。这一次却竟然先攻三山关,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莫非其中还有什么诡计?
“此事下官也觉得奇怪,三山关是大李将军镇守,北丹竟然敢先犯三山!不知是否有什么阴谋?但是边报证实,北丹大军确是向三山关方向前进!”武将出身的兵部尚书袁子思道。
润之抿唇蹙眉,看向兵部大堂上刚刚展开的大华北部地区的地图,兵部官员已在上面作了标记,标明北丹的进军路线,箭头直指三山关。
“袁大人,北疆的兵备可足?”
“回相爷,目前北疆兵备充足,粮草也足够,只是不能确定北丹会不会再增加兵马,以下官之见,我们也应该备好援兵才是。”
润之点点头,“命北部三州七郡调集府兵,随时准备应援,将府兵中有过作战经验的,选拔一部分,先拨去应援。另外,我会命户部调动物资,筹措战时军饷。”
“下官明白。”
“袁大人,”润之微蹙剑眉,郑重地对袁子思道,“如何守好边疆,打好仗,是兵部与边关守将的事,这些事情,就有劳你们烦神了,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朝廷自会妥善处置的。”
“是!”袁子思明白,丞相的意思是给予他们处理战事的全权。自这位年轻人成为他的上司时起,无论战况如何,都绝不会出现擎肘的情况,有这般大度的丞相,也该说是边关将士之福吧。
“润之,北方情况如何?”
“北丹三万兵马从三山关方向进犯,不似疑兵,而是本队。李戍将军已然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户部正在调拨物资,两日内可以备齐三个月的战备物资。”润之停了停,接着道,“臣已命人加派前往北方的探子,去探明近况。”
“北丹突然犯境,似乎与行刺事件有关哪!”听过润之的汇报之后,明宗对他的处置并无异议,而是又想到了原先所议及的幕后主使之上“朕记得自卿第一次被刺时起,朕就已经下旨令九门戒严,所有人等出入,都要经过外松实紧的盘查。而且,卿与姚鉴遇刺之消息,也已被封锁。北丹若与此事的策划全然无关,会选在此时此刻进犯我华朝,也未免太巧了!”
润之默然点头,是北方而不是西方,确实令他有些意外。但是相较而言,与北方打交道要来得容易多了,北丹那位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