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整个宇宙中只有两种存有存在:个体存有和宇宙存有。由于个体灵魂载体敏感,并且经常改变以适应新信息,所以宇宙存有也是同样。这是一个势能之动态的、活生生的模板,参与那连贯、并且如一个朋友的人格和行为一样可知的体验。
宇宙存有对个体和他们的感知及表达做出回应。如同一个合成的总体人格充满源头智慧,并像一池清水映射投影到它的图像一样,反馈回个体的感知。每个在人类仪具里的人是真正的、在他或她内部最核心的、至高无上的存有,能够将人类仪具转换进入至高无上整体的一个仪具中。然而,这个转换依赖于,是否个体选择投射出一个在宇宙存有的反射镜之上的、至高无上的整体之映像,还是投射出一个真实存在状态之扭曲的、较小的映像。
透过感激看待宇宙关联的法则,首要涉及到透过宇宙存有所支持的镜子之感激,有知觉地投射一个自我肖像。换句话说,宇宙存有是一个在个人生命中塑造实相表达的合作者。实相是造物的内在进程,它完全摆脱了外在的控制和条件如果个体在宇宙存有的镜子之上投射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镜像的话。
这个过程是从个体到宇宙存有的、有支持力之能量的相互交换,并且这股能量会透过对生命中每一个时刻相互交换的发生是多么地完美和严格之感激,而得到最好运用。如果个体知道(或至少感兴趣于知道)宇宙存有支持个体之至高无上的实相是多么完美,就会产生出一股强大和自然的感激之情,由个体流向宇宙存有。正是这个感激之情的源泉,打开了支持从宇宙存有到个体、并建立一个将人类仪具转换进入到一个至高无上的整体之表达的目标合作之通道。
聂鲁达停下看了看手表。他读过类似观点的概念,但是他感觉到文字里有一些基础的东西似乎可信,不然的话就是真的。他记起对科特姆的翻译文本对这些教导能激起共鸣。他怀疑是不是出于某种方式,造翼者已经对科特姆发展了哲学信念。也许科特姆的行星也被这些来自中央宇宙的存在体访问过尽管他认为科特姆在基因上与人类族类是相联系的这点有些奇怪。
准备好了,大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
谢谢,聂鲁达心不在焉地回答,仿佛他的心思迷失在了其它问题上似的。
那么,到目前为止你怎么想?大卫向他询问。
非常使人陶醉,不过在我能适当做出重要评论之前,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