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依旧要想办法从学到东西回来。为了有更多的出国机会,系里的领导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把负责实验室建设的老师派出去‘接机’。就这样,趁着把计算机从国外带回国内的机会,我们的老师出去,努力与国外的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那时候,为了能出国学习,真的是费尽心思。
而现在,mit邀请云歌去读大学,云歌拒绝了;mit邀请云歌去做讲座,云歌又拒绝了;mit两次被拒绝后,依旧没有气馁,云歌不肯去,mit的师生们就都过来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哪里听说过《ure》和《sce》?”
“后来,知道《ure》和《sce》了,心中也只是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把《ure》和《sce》上的计算机领域的论文都看懂,那就太好了……”
至于自己在《ure》和《sce》上发表论文,哪里敢想?
“如果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专业领域也能像国外一样优秀……”
这样的想法,戴院士只能藏在内心最深处。他相信有很多人心中和他有一样的想法,他的同学们、他的老师们,但是从来没有人敢说出口。
“后来,我读了硕士、博士,然后留校当了老师。国家越来越强大,各方面都发展地越来越好。我胆子也大了一点,敢想的越来越多。那时候我最好的想法,如果我们也能把学生送进哈佛、mit那样的世界名校就好了,如果能留下一两个进入惠普、摩托罗拉那样的大企业工作就更好了……”
“在那样的大企业里学到先进的知识,然后回国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算机行业……”
戴院士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的国家里竟然也有本科期间就能在ns上发表论文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