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因为没有赤脚走路的习惯,心里已感到在受罪,后悔不该找这样的差事。到了小岛上,孩子们蜂拥着朝山顶奔去,越是崎岖的地方越是兴奋。我落在他们后面,不住地环顾四周,企图找一条平坦的路,此时考虑的乃是生命的安危,徒峭的石径已令我感到胆寒。孩子们却继续在雀跃前进,我不时地在后面提醒注意,要他们小心加小心。可见我已堕落成一种保守的力量,只会防止偏差,对孩子们的勇气和努力,丝毫没有激励和帮助。到了山顶,海风把我吹得摇摇晃晃,手脚发颤,早已无心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一面瞧瞧脚下的地面是否稳固,一面注视学生的安全。直到下了山,始终没有因为大自然的熏陶而逢勃奋发起来,没有给自己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仅仅为平安完成一次任务,松了一口气。
想想过去的天真幼稚,可以有许多幻想,许多美好的梦,这都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那时学乖了,不再轻举妄动,不再热情奔放。可以四平八稳,少犯过错。然而却在没落衰退,在腐朽至发臭。过去受书中人物的影响,一心要模仿追求,力图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时不再相信这一切,怀疑的心理随着痛苦和挫折而增长。“九&;#8226;一三”事件以后,更加觉得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就象没有绝对的静止。曾经威吓一时,被称为“接班人”的大人物,忽然间变为“叛国贼”。过去稍有冒犯就是“反革命”,那时却人人都在口株笔伐。仿佛一切都变得飘忽不定,没有一个既定方向可循,有时觉得在前进,又不知道要走向何方;有时似乎看到方向,也不清楚要不要走过去。
现实中导师描绘的远景越来越渺茫,国家的发展,没有为这一目标努力创造条件。一股反动的势力不是来自下面,而是出自上层。许多人在逆转中灰心丧气成为明哲保身的伪君子,成为可怕的中庸。有的厌世希望短命,有的享乐希图长寿,都不愿去考虑社会的将来。也有的以世故自居,看见年青人的奋斗就在心里发笑,希望命运把年青人捉弄得如他一般垂头丧气,以证明他的“成熟”和“远见”。他不想想自己是多么无能和衰败,没有一点创新,却故意制造谎言来吹捧自己,用人造的声誉维持自己的威望,企图永远高于新生的一代。
老朽的力量到了暮年是全无斗志,又十足的自私,都在忙着预备自己的后事,写遗嘱安排继承人,做棺材看墓地。不是将未敬之业交给年青一代,而是幻想到地下能继续享“清福”。子孙的成长,将来的事业全无安排。社会上对他们的后事也注重在棺木的好坏,出殡仪式的冷热,遗产的多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