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盏明灯。”那时是咒骂的人比比皆是,点灯的不知在哪里。即便有人点起微弱的灯火,也即刻被咒骂的人吹灭。黑暗中的喊声,调门再高,人群还是不知所向。心中的方向被搅乱,分不出东西南北,前进的步伐只好停下来。尽管外面的世界在不断更新,我们仍在摆过来摆过去,走不出圈子,改不出更好的名堂,反把一些好的传统的东西给破坏了。
直接受害的是学生,他们的懒散行为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照样一年一年地升上去。一些学生受“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思潮的影响,不把英语当成一门必读学科。我白白受训一学期,满腔热忱化为乌有。况且,教师再高明也扭转不了看“关系”,靠“后台”得到所谓“推荐”的升学之路,还有那种“缴白卷的英雄”。学生中难得有几个肯认真读书学点知识的。整个社会也没有多少人在重视教育,中央的号令早已失去威望。
唯有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在默默忍受一切,想一点将来,这将来也无非是找一分工作。至于创造发明,成名成家象是仙人们的事,凡人不谈这些。象我这样的中年人,别人眼里是一粒不会发芽的“豆鼓铺”,有谁还在努力?还想发展?柴米油盐,老婆孩子,上养下育,招待应酬,访亲问友……绪多事情必须考虑。没有一刻争得清闲。社会仅要求我这样活下去,无须有理想,无须有奋斗,何必为碌碌无为感到罪过。不是说“工作积极意味着脱离群众”吗?大家对现实感到不满,你若仍在努力,岂不被当作叛逆?
1975年社会上的“批林批孔”运动,已把国家的经济搞得面目全非。动乱,腐败,衰退是在高喊“形势大好”口号下的主要表现,维持现状只是一付空架子。唯派别斗争越演越烈。“儒法斗争”是新兴名词,所谓“法家派”和“儒家派”,代表着“文革”中掘起的“新派”,和元老的“旧派”,国外称为“激进派”和“温和派”,或“鹰派”与“鸽派”。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度里都有这种性格不同的两派。但都不见得一定要一派彻底压倒另一派,才能终结政治舞台上的争斗,即使到了统一的地步,也还要分化。
街上的大字报明显又多起来。称为医治社会的“良方”到处都是。也许医院的医生要尽量挖掘病人的病根,全面准确地剖析病状,越是彻底越受病人欢迎。医治社会的“医生”就不那么幸运,你把社会的病态揭示得越透彻越要遭到迫害。无论谁当权都喜欢恭维,即使社会的病症已有目共睹,他们也还想隐瞒着。
我时而还上街去看看那些大字报,并非关心着其中的一方,不外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