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否则在语气上,情绪上怎么也不能“通顺”。但是我觉得每重写一遍,就象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既提炼文章,也洗炼精神,可以达到修身育性,怡养天年的目的,也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为充实。就象和尚天天打坐颂经,随着日月推移,功德自然在逐步圆满。到后来,我也就不急于把稿子脱手,这样可以时时感到还有事要做。而且以前每次修改之后,总会觉得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好。现在是修改之前有这种担心。一到审阅完毕,往往心里就泛起一股暖流。感到没有白费光阴,甚至充满信心,想入非非。不知是自己迟顿了,还是作品真的成功了。如果说过去我的理想只是一根漂浮在空中的鹅毛,支撑它的是一阵阵狂风,于是有时它高高飞扬,有时又突然降落在地。现在我的理想已是一位登山勇士,依靠的是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有希望达到顶峰。
这几年,对作品政治性的问题少一些担忧,但如何能走进出版社的大门,我却毫无把握。还是听天由命吧!也许只能象处理我的后事,将来让别人去考虑了。而且如果社会已到了至善尽美的程度,我的作品不再公诸于世,又有何憾事!鲁迅先生说得好:“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以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未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