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胡永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明星式”人物了,只是对受到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感到不安,当然这都掩不住对战友们现状的关心,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不少战友,但是也有许多曾经并肩战斗和领导不在此列。他当然不知道,在他呆在北大校园的两年里,中国军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空军的不少部队,变化更是巨大,其中几个主力航空师的变化最为显著。因为战功而晋升的大量飞行员军官被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并依靠战功成为新一代的军方强势群体,其中海航二师就大量的向其他航空师“输送”军官。许多战前还只是上尉、少校的年轻飞行员,在经过军校的培训后,被分派到其他部队担任“实习指挥官”,不少人逐渐得到了认可,第三飞行团的五位上校,除了方伟留下来接任团长之外,其余的有两位留在了二师,陈士军和苏彬被调到了海航一师担任实习团长,同时,三名中校也被挑出去了两位,朱治和王树德都去了一师担任副团长。大量的功勋飞行员(主要是海航二师)担任团级主管,这使得一些军官晋升职务,担任更高一级的领导工作,另一些军官因为诸多原因提前退休,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功勋飞行员被调到军校担任飞行教官,走上了教学之路,比如海航二师就至少有五人被调到飞行学校充实教育队伍,其他航空师据说更多一些。安排这次欢迎阵容的是海航二师的新任师长马昌奇,原任师长因为指挥作战有方,已经晋升为少将,并被调到总部担任较高一级领导工作,而比他小了将近一轮的第三飞行团员大校团长孟海波担任副师长;同时担任副师长的还有第二飞行团的大校副团长李雪桶,这是“因为”前任副师长已经54岁了,已经快要到退休年龄了,如今转任了航校领导。
老团长还是像先前一样的关怀着他,相对来说,他对胡永康有着更深的感情,虽然知道这个人根本就用不着自己担心,但是站在他的角度,总是感到这个年轻人担负了太多的责任,因此在私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谈话要艰涩的多!
“这两年过得怎么样,还顺心么?”对于胡永康的近况,知道的人非常少,因为他平时太过低调了,在这到处充满新闻的时代,根本就不是新闻记者们注意的重点,连得一些真心关心的人也无从了解。
“还行。”从胡永康的语气里听不出任何的不如意,或许这两年过得真的不错,“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应,还好家里体贴。这两年在上学,每天去听课,感觉还不错。”
“那你刚开始的时候在哪儿呢?谁都不说真话,我们可是担心的很!”这是一个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