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又安慰她用不着想得太多。她说,可能邵玉华只不过是吓吓她。不会真的有什么后果的。她说,姜致远这会儿正在她家里,她就不陪她了。她嘱咐方地别自己瞎寻思,赶快睡觉吧。
何小荷自从认识了姜致远,就结束了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倒不是因为她对姜致远动了真情,而是因为姜致远对她有了真意。姜致远的妻子希曼原在江城市派克公司当翻译。这是一家德国人投资生产的企业。由于工作需要她被派往德国进修。原定时间半年,结果去了快一年了她还没回来。也许感情这个东西的确不能分开太久。刚开始的时候,姜致远对希曼的思念简直可以用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不惜打国际长途电话一次次地催她快点回来。可希曼说她太喜欢这个国家了,她要想尽一切办法留在那里。姜致远对希曼的思念随着希曼对德国的眷恋渐渐地消逝了。后来,他在何小荷的酒店吃饭时认识了何小荷。两人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起。本来何小荷对政法部门一向抱有成见。这也是事出有因。一次她的包被小偷给偷去了。她马上去那个辖区的派出所报案。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消息之后,她又找一个在法院工作的朋友帮忙去打听一下。派出所的人说,这帮人(指偷她包的小偷)太渴了。于是,她的朋友只好说,里面的一千八百多元现金他们可以留下一半,剩下的那半连同那些票据拿回来就行了。结果还是没消息。她这个朋友忿忿地说,等这伙人落到我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他们!说来也巧,没多久这伙小偷栽了,还真就落到她这个朋友的手里。尽管那个派出所并没把这件事写进案例里,但她的朋友还是把她的包及里面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拿回来了。通过这件事,何小荷的感触颇深。她说,如果说医生是法律保护下的职业流氓,那么“公检法”这些人就更不可靠了。然而姜致远却使她的这一观点彻底改变了。由于是郊区法庭,所以姜致远多半和农民打交道。他不仅不忍心从农民手里“揩油儿”,有时还要搭上自己的工资。遇到农村老头老太太来法院状告他们的儿女不拿抚养费的,他还得掏自己腰包安排老人吃饭。单位盖楼时,他把旧楼卖了,还差一半的钱。最后,筹不到这笔钱只好放弃了。而那时他在北郊法庭已经当了三年的庭长。希曼之所以下决心不回来,也跟这事有关。
姜致远对何小荷很有诚意。由于他和希曼一直没有孩子,所以,他也就没什么必须得做的。每天下了班,除了必要的应酬以外,基本上都到何小荷的酒店来。然后陪她一起回家。
何小荷走了以后,方地的心情仍然没有好转。她想来想去,再次下定决心结束跟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