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爸爸再次远航,姐妹俩便会哭闹着不要爸爸离开。
在孤独中感到小院静谧又甚觉寂寥的时候,妈妈就会牵着女儿们稚嫩的小手老到庭院里,指着院墙四围茂盛地攀爬的紫藤说,待到紫藤爬上墙头的时候,爸爸就会回来了。听了妈妈的话,姐妹两个为了让爸爸早日回家每天吃力地拎着小水壶给紫藤浇水。每次,都弄得慢身泥土。脏兮兮的,笑容却一样的明亮。记得有一次,由于浇水过多,紫藤死了一棵。为这,姐妹俩还哭上了几天。
一次又一次,紫藤爬上了墙头。姐妹俩儿也长成了大姑娘。明月有着恬静的天性,喜欢独处却又害怕孤独的性格,总是习惯于独来独往自由自在飘涉如孤鸿。有一种情朦朦胧胧的,却是一往情深。有着母亲那种受过传统教育的大家闺秀的情操,无论何时总会把那份深深浓浓的眷恋和情爱深埋心底。而明朝还只是一只懵懂的鸟儿。
每次爸爸出海回来,都会给女儿们带回美丽的衣服。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镶花边连衣裙,那一条条宽宽长长与衫裙颜色和谐的异色腰带,可以在前后左右打成各式各样的结,利落而精干,把女儿那种独特的妩媚挺拔亭亭玉立展现得仪态万方美好无遗;另外还给她们带回各种款式的毛衣:粗线的,细线的,中线的,织花的,绣花的,挑花的,带条的,全素的,色彩纷程。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离开这个世界以后,魂魄必须要把生前的脚印一个一个都重拾起来。无论是在船上、车上、海上、湖中、山上、上下、街头巷尾、家里家外,全部都要拾起来,然后才能超生。姐妹朦胧的泪眼里,却早已分不清父亲的脚印。父亲的背影越来越远,没有留下一个脚印。
明月的父亲在一次出海中撞礁遇难。那一天,是明月和妹妹离开平远的第三天。那天没有风,暗的要命。
走进一个光线黑暗的屋子,厅堂里摆放着明父的灵位。天佑跟着明月姐妹走了过去,姐妹两个跪了下来。天佑面对着伟大的父亲,深深鞠了一个躬。
临走的时候,天佑把一只石刻的海鸥挂在了灵位下的桌案一角。那是来时顺路在小摊位上买下的,不是玉,只是一块有着清晰纹路的简单石头。透明的身体里似乎可以看到心跳的美好,像一只自由自在的海鸥飞翔在蓝天碧波之间。
走出来,依旧是石板路,引领着三个人走出了大院。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夕阳很美,归来的农夫,在河边淘米的妇人,炊烟升腾,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也许,这就是一种回归吧。
桥下的流水,是不尽的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