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候,他们玩什么?”
她笑而不答,无意炫耀她的知识。
我只得改变话题,“你与我,将住同一宿舍。”
“我知道。”
“我早知你是女性,便可另作安排。”
“不要紧。”
在火车轰轰声中,我渐渐入寐。我是火车怪客。在七十年代初,火车运输尚比飞机便宜
得多,作为一个领奖学金的苦学生,不得不尽量节省,踏遍整个欧洲,便是利用老爷火车。
那奇异的节奏使身子摆动,一二一二一二,很快受催眠,窗外景色飞驰而过,像人生般
变幻无常,一刹时换一种光景。
不知为什么,两个大陆对我来说,无限相似,无限依恋,尤其是往东北的路,同黑森林
有太多的叠影,一望无际的平原,丛林矗立。
我听到邓博士轻轻叹息一声,低声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她有感触了。
我把眼睛打开一条缝,她在吃瑞士莲巧克力。
车子经过山海关。
我对邓博士说:“这是长城起源地,长城东起于河北东北部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全长六
千多公里,西这甘肃的嘉峪关。”
她脸上略现激动的神色,随即平复下来。
邓博士原籍河北,曾祖父南迁至上海,父亲再落籍香港,继而移民英国。
如要写一个中国人迁居飘泊的故事,邓家便是最好例子,难怪咱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
买房子,在无奈中抓些微的安全感。
年前利璧迦硬要在温哥华置业,我便同她解释,无论如何,那边的公寓房子不值那个价
钱,我叫银行做账目给她看:分三十五年按揭,除首期十五个巴仙外,每月要付两千多加
币,而该公寓的租金却只合全部投资之四点七八仙,即是一千三百多元。为什么不把现款放
银行中收利息租房子住?还有得赚。
但利璧迦的脾气发作,她坚信房产会涨价,是一项超级投资。
希望她现在已在罗布臣街买了房子,祝她安居乐业。
我太息一声。
邓博士当然听到我的发泄声,但她对手中的书聚精会神,假装我不存在。
火车到站天早已全黑,时间倒还早,才九点半。
有一辆小轿车接我们。
我欢喜地迎上去:“老魏。”他是我在鞍山的好拍档。
老魏与我热情的握手,他是老资格化学工程师,当年燕京大举高材生,魏太太则来自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