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我不敢回家。我妈肯定会对我进行不厌其烦的调查研究,我害怕把持不住爆发开来,说出不得体的话让我妈受伤。
于是,我从书包里找出小小的电话本,从塑料封面袋子里抽出林先生的名片,打了他用红笔圈了的丽京花园别墅的电话。我想跟人说说刚才发生的这件事,他无疑是最佳人选了。
很凑巧,正是林亲自接的电话。一听到我的声音,他在那边一下子失语了。
“林先生好,我是爱爱——”我稍微放大了声音。
他这才嗬嗬笑道:“我差不多入土了,你才想起给我电话!”
还是没有变,一个轻松而幽默的老头。我心里郁积的闷气开始消散。
“你现在哪里?”他关切地问。
“前门附近。用共用电话打的。”
“你说出具体在什么位置,我马上派司机去接你!”
他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不愧在江湖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他怎么就知道我是想找他说话呢?我还没好意思跟他说呢。也许正是由于他这样的热情,我才觉得跟他在一起时的舒适感胜过梦辰。
很快,他的司机开车来了,他也坐在后排。
一看见他,我就想起上次送梦辰去机场的情形,就是司机开车,我跟他坐在后排。今天,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我将和林先生坐在一部车子里,相距没有咫尺之远。就这么想着,我的心里又剧烈地翻腾起来,眼睛也不由得热了起来,视线变得模糊起来。好在我是背光站着的,林先生看不清我的眼睛。
司机下车了,将车门为我打开,车里的暖气立即扑面而来。
“来吧,爱爱,请上来吧,外面好冷。”林在里面热情地说。
我说了声“谢谢”,便上了车,坐在他身边。车子朝丽京花园方向驶去。
“今天怎么一个人在外面?有事情要办吗?”林轻声问我道。
“没什么事……就是心情不大好。”
他似乎看出我有心事,当着司机的面,没再问下去,而是叫司机打开了车内音响。
还是巴赫的作品——《赋格的艺术》。巴赫的作品,不像浪漫主义时期作品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理性的规整结构,来表达音乐本身以至信仰。巴赫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恩赐,音乐就要歌颂上帝创造的和谐,以及和谐之中对上帝之光的仰望。《赋格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理性的严谨形式,让人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崇高感。其中并没有激奋人心的戏剧性旋律,也没有庞大的配器和强烈的对比,然而只有在平和中,崇高感才能够得到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