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地拍着自己的脑壳,犹如迷失在茫茫的森林中。
“老师,你可以给他们加上‘大斯高让’、‘中斯高让’、‘小斯高让’,原来的老师都是这样的。”一个聪明的男孩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说道。
“哈哈,你真聪明!好吧,就这样吧,你们三个斯高让都站过来,对,排成一排,你最高,你就叫大斯高让,你叫中斯高让,你最矮,就叫小斯高让吧。”
“不!这不公平!” 小斯高让嘴翘得老高。
“为什么?”汪洋奇怪地摸着他的头问。
“阿妈说过,我比他们两个早两个年头,我和中斯高让都是收青稞的时候生的,可是我比他早一个年头,大斯高让是过年的时候生的,可是比我要晚两个年头,还有……”
“哈哈哈……,别说了!别说了!我可是听得头都大了。你们呀,回去告诉你们的阿妈,记出生年月日可不能这样记,要按日历来记。”
“老师,什么叫日历呀?”
“日历呀,就是记录我们走过的每一天,每一年的,日子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就像小河里流走的水,再也不回来了!懂吗?”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而收玉米,收青稞、过年……,这些事情每年都会发生,不能用来记我们多少岁的,开始两年还能记得住,后来就记不住了。”汪洋又接着说。
“哦!”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生日呢?”
“老师会教你们的啰。”
“呵呵,我不再是掰玉米那年生的啰” 泽朗根高兴得在原地跳着笑着。
“我要告诉阿妈,不能说我是收青稞的时候生的了”
“我也要告诉阿妈。”
“哈哈哈……”
欢乐的笑声传遍了寂静的山谷,就像那五彩缤纷的光圈,在阳光的照耀下传得很远很远 。
第四章(75)仁慈善良的老人
午饭后,汪洋等着孩子们来上学,左等右等也不见孩子们的影子。
“汪老师好啊!”
“阿乌好!” 汪洋从孩子们那里学会了阿乌是爷爷的意思。
“跟我到镇上去吗?”
“下午要上课。”
“呵呵,他们是不会来的。”
“为什么?”
“我们这里下午是不上课的”
“家里有很多事要等着他们去做,拾柴、割猪草、放牛放羊……,要是下午也给他们上课,恐怕上午也不会来了。”
“哦”
“那好吧,我同你去,反正我也想去一趟尼玛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