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生意,立刻成为了老陈家的第二营生法宝,那是决不能丢的!
只是这样安排各种人员磨豆腐卖豆腐怎么分又成了个问题,老陈头正焦头烂额呢,陈延听闻此事之后,应家里的要求,做了一张人员安排表。详细的罗列了每一天谁种地谁推磨盘谁卖豆腐谁卖豆花,这表他看起来一目了然,奈何——
“康哥儿,你这写的什么?”
他忘了,家里还有人不识字,为了照顾不识字的人,陈延又在表格上画了一些带有家里人特色的小头像,用头像来代表人,这样,便格外生动有趣了。
大家都对这张有趣的人员表赞叹不已,特别是李银花,看完表后立刻找到了陈延,“康哥儿,你还会画画?”
“会一点。”都是糊弄人的简笔画罢了,古画风骨那是一点没有,陈延摸摸头,“娘,怎么了?”
李银花不愧是充满野心和创造力的聪明人,她看见陈延画画,立刻就联系起了自己的摊子,问陈延能不能画一个价牌。
她本意是想着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家里的豆羹什么价,好不用说也靠低价来吸引人,但陈延则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了另一个绝佳物品。
“娘,做价牌的事先缓缓,你叫爹先准备点东西!”
“我知道有个东西,能帮我们吸引很多客人!”
第14章 被招牌吸引的人们
◎来自吕秀才的期许◎
吕夫子十二月的休沐日刚好在腊八那天。
这也是私塾年休前的最后一个假期,天愈发冷了。
但无论何种冷劲儿,都挡不住陈家做生意的澎湃热血。
今天,陈家出动了大半人出外摆摊,因为要带的东西太多,一辆板车放不下,老陈头还去族弟家再借了一辆板车。
原本就算是腊八节西市人多李银花也不敢准备这么些东西的,可最近因着康哥儿……生意实在是不错!
钱壮怂人胆,快过年了,大家也想歇一歇了,可不就得捞一笔大的!
-
每次只有在集上,陈延才会觉得古代的人口其实也是很密集的。
来来往往一片喧嚣之中,有无限的市井烟火气息,各种小食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又有几分天下太平无忧的意味。
而就在他感慨之际,一只手落在了他的肩上,“康弟快来啊!你来收钱,我来举牌子!”
陈安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了。
摊子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围了一圈还源源不断有人凑近,因为陈延手里举的那个牌子实在是太显眼了。显眼稀奇到只要从这里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