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什么事,你先坐。”
“清远,今日叫你过来,有件大事要同你说说。”
“爹,您说,我听着呢。”
“青年,今年叶问任期将满,要从两广那边回来了。”
乍一听到好友的消息,陈延脸上氤出欣喜,“这是好事。”
“是,今年京里空出的位置不多,户部和吏部有合适的缺……他的情况不适合去户部,所以你叶伯父想让他到吏部来。”
吏部今年还留有一个吏部侍郎的位置。
外放回来当侍郎,这个年龄熬一熬,将来做到尚书的位置也犹未可知,的确是个好差事,但——
陈延有些迟疑,“爹,我们同叶家的关系陛下看在眼里,如今你是尚书,若要将叶问再回调做侍郎,这?”
天子恐怕不会同意。
“是,所以清远,此番我决定卸任吏部尚书之位,告老还乡了。”姜尚书轻飘飘放出这句话,陈延听到告老二字,差点被一口茶呛到,抬头,“爹,您这是?”
这样的想法从什么时候起已经不可追,但这是姜定修多方考虑之后的决定。
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太久了,如今陈延正蒙受圣恩,圣眷正浓,品阶也高,这种情况他要再进一步,已不可能。
再一算算,他在如今官位上也十数年了,姜定修判断,再过一个任期,陛下便该扶新的侍郎上来接他的位置了,与其等着别人来接班,不如早早运作。
他走,叶问回,必能如愿,老叶还在宫里,三方扶持,仍能发力。
在这来说,“你也在工部待了几年了,我原以为你在这里会表现平平——”
毕竟,这是工部啊,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来展现一个人的能力,但陈延摆出来的东西显然出乎了姜定修的预料。
“你总能令我惊讶。”
“工部不该是你的终点,我看陛下极满意你,若我留在吏部为尚书,陛下再满意你,此处也只能是你的尽头。”
但姜定修辞官、退居荣养,一切又不一样了,“陛下会更放心将你提到高位。”
直接跳到翰林院做掌院,等几年再跳入宫顶老叶的位置,将来做太师、或者为相,都是有可能的。
断旧路、迎新路。
这听起来的确很好,但陈延摇头:“何以至此?爹,你还力壮,何以到了告老之时?”
陈延表示自己不希望让姜定修牺牲自己,来成全他和叶问,“总有些别的更万全的办法。”
顶多就是多调调,来回换一换,总能令陛下满意、大家满意。
“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